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府城辜婦媽廟

府城傳奇府城阿媽 真人成神

辜婦媽廟的創建,是清廷用來表彰節孝的產物,具有教化的意義。

主祀辜婦媽,本性林,20歲時嫁給東定坊人士辜湯純,結婚沒多久,辜湯純就因病去世,遺下與妾所生的二子。

她並未因此心生異念,毅然負起家庭重擔,勤儉恭謹,含辛茹苦,撫養小妾兩子,視為己子,並懇侍孝順翁姑,頗得鄉民讚譽。




二子成年後,得有功名,在辜婦媽的勉勵下,他們愛護老百姓,頗得名聲。

辜婦媽本身則佈施行善,常替鄰里婦女解決難題,使許多家庭美滿安謐,所以辜老太太所到之處,莫不春風和熙。

歸天之後,地方上的官吏順應輿情,便向朝廷疏請旌表。



雍正5年,皇帝特敕令追贈誥封辜太夫人,為一品夫人,謚賜入祀台灣府節孝祠(位於彰化),以彰揚其生前懿範。

府城人士念太夫人生前事蹟都在台南,且以身教化的偉大貢獻首獲其益,所以集資在她生前所居附近建廟,以追念其德範,廟名為「辜孝婦廟」,俗稱「辜婦媽廟」。

 
崙仔頂辜婦媽廟相關廟宇:

台灣府節孝祠-官方奉祀辜婦媽處,位於彰化市。

大北門新店尾辜婦媽廟-分靈廟,北十八境境廟之ㄧ,舊址目前是公園國小一帶,目前神尊併祀在陰陽公廟內。

大聯盟:中廿一境各廟(境代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

小聯盟:四協境各廟(辜婦媽、開隆宮、臨水夫人廟....)

陳守娘的貞昭祠-已毀,舊址目前是南門路長老教南門教會

參與陳守娘事件軟硬勸和的柱仔行永華宮、德化堂。

PS、陳守娘並沒有入祀在崙仔頂辜婦媽廟,而是另外建祠(貞昭祠)並入祀全台首學的節孝祠。
 
詩序 台灣縣民黃家女也,性慧而貞,事親孝。鄰有辜孝女祠者,寶姑慕其風,常嘖嘖稱之。幼時許字於吳某之子,無幾何,吳貧不能成婚禮,數請退婚焉,父母許之。寶姑曰:女無二適,誓必從吳。乃屏雕飾,荊釵布裙以處,年二十,父母欲奪其志而嫁之,遂別擇一婿。寶姑見親意已決,不可挽回,乃晨起薰沐,佯言法華寺頂佛,遂投於寺之蓮花池而死。吁!亦烈矣哉。因弔以詩并序其略如此,時同治元年秋七月事也。 題名:弔烈女黃寶姑 詩句(1) 富兒不嫁嫁貧兒, 情近癡時實不癡。 分定緣慳腸已斷, 更何心讀柏舟詩。
 詩句(2) 魂魄依吳二十年, 愛雖能割義難捐。 男兒亦可重婚娶, 女子原無再續絃。 詩句(3) 母也何曾不諒人, 為全嘉節總由親。 黃泉到處埋香骨, 花蕊慚伊面有塵。
詩句(4) 不抱銀箏陌上彈, 不須封帛瀝胸肝。 池清是妾明心處, 請斷情根與佛看。
 詩句(5) 千古傷心烏鵲詩, 玉人台海踵芳規。 因緣若可黃金續, 交頸鴛鴦連理枝。 詩句(6) 孝女荒祠舊姓辜, 千秋亮節有誰符。 獨憐許嫁延陵者, 仍是閨中末嫁夫。
 詩句(7) 落後方知是好花, 園林寂寞自寒鴉。 荊釵布襪人何處, 有客招魂過法華。 詩句(8) 幽花奇草易埋名, 白筆空攜弔崁城。 我欲請從巴婦例, 法華池畔築懷清。 題名:贈泗溪小節婦黃姑
詩句(9) 襁褓纔離即締姻, 未笄夫婿早殤身。 誰知一死成奇節, 至寶無瑕是玉人。
 詩句(10) 節婦何須定白頭, 採風曾到泗溪不。 垂髫十二黃家女, 就義從容賦柏舟。 李逢時(1829~1876),臺灣宜蘭人。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貢 辜婦媽請火王,可以請黃寶姑娘上轎,
府城節婦陳守娘厲鬼嚴懲惡徒,曾經因為冤死之事轟動整個府城的民心安寧,現在台南節孝祠奉祀「欽褒節烈邑民林壽妻陳氏守娘神位」牌位,陳守娘到底何人何事,成為府城有名烈婦流芳千古,據《臺灣通史》卷三十五〈陳守娘〉所載:



「陳守娘,臺灣府治經廳口人也,嫁張氏。夫死守節。而夫妹少艾,作倚門粧,縣署某客時至其家,見守娘而艷之,囑通款曲。姑利客多金,誘之不從,脅之亦不從。百端凌辱,任其凍餒。而守娘矢志靡他,操持益堅。一夕,母女共縛守娘於凳,以錐刺其陰,大號而斃。守娘之弟來臨,見而異之,里人亦嘖嘖不平,遂鳴之官。知縣王廷幹以客故,欲寢其事。見者大譁,噪而起,磔石以投。廷幹踉蹌走,乃上其案於府道,母、女論罪死。初,守娘葬於昭忠祠後,眾欽其節,多往祭,屢著靈異。官以其惑民,為改葬之。」
在清代劉家謀《臺灣雜詠合刻》〈海音詩〉也對陳守娘之事有所記載:
「我向昭忠祠外過。披榛空訪守娘墳…陳守娘,郡城東安坊經廳巷人;夫歿守節,姑強令更適,不可。姑之女常譖之,百端凌虐,肌無完膚。一日,母女共縛守娘於凳,以錐刺其下體而斃。里人鳴諸官;臺灣令某欲寢其事,檢屍曰:『無傷也』。眾憤,毀令輿;令懼,乃定讞。此道光末年事也。初葬昭忠祠後山仔尾,屢著靈異,祈禱者無虛日;官以其惑民,為改葬之。」
 

1 則留言:

ux 提到...

您好,請問關於貞昭祠舊址為南門教會的資料是來自何處?是否有相關史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