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高雄路竹廟宇

 南台灣流傳不少明鄭時期的人物事跡,高雄路竹華山殿祭祀明末流亡來台的寧靖王朱術貴,建廟歷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管委會指出,寧靖王在路竹竹滬墾田數十甲,墓塚也在不遠處,鄉親在他以身殉國後建廟感念,廟埕旁紀念公園是莊園遺址,內有蔣中正、于右任、陳誠、嚴家淦等人題字。

華山殿位在高雄路竹,高雄縣文獻委員會出版《寧靖王紀念集》指出,朱術貴是明朝宗室寮王之後、明太祖朱元璋九世裔孫,永曆18年以監軍身分來台墾田數十甲,明永曆37年清人施琅率水師攻台,朱率5名妃子殉國,死後葬在高雄湖內。華山殿管委會主委劉崑芳說,寧靖王府邸是現今的台南大天后宮,屯地位在高雄竹滬,他對佃農友善、寬厚,死後鄉民建廟祭祀,並以「華山殿」命名以避人耳目,隔著華山路設置寧靖園,這個紀念公園是民國53年紀念寧靖王來台300年所建。寧靖園由時任台灣省主席黃杰題字,園內有一座四方紀念碑與六角浩然亭。四方紀念碑上有三面題字,分別為前總統蔣中正「民族正氣」、前副總統陳誠「英烈永昭」、前監察院長于右任「故國難忘」。浩然亭則有當時行政院長嚴家淦、內政部長連震東、司法院長謝冠生、立法院長黃國書、考試院長莫德惠、政委余井塘等人題字追思。

劉崑芳說,華山殿內文物館收藏神筊、石爐、籤詩印刷凸版與對聯等古文物,是廟宇未改建前留下的珍貴物品,華山殿是居民信仰中心,每年農曆9月25日寧靖王聖誕日辦盛大慶典。高雄路竹華山殿寧靖園,四方紀念碑上有蔣中正、于右任與陳誠題字,另一面則刻上紀念碑文。記者徐白櫻/攝影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全國義民祭

 





全國義民祭今年由新竹縣的大隘祭典區輪值,榮譽總爐主新竹縣長楊文科等人日前一同恭迎義民爺回祭典區坐鎮,為9月7日的全國義民祭揭開序幕,文化局8月29日將在北埔舉辦挑擔奉飯儀式,歡迎民眾來體驗客家義民文化。楊文科表示,義民祭祭典是延續客家「義民精神」與傳承「傳統祭典」的民間活動,今年輪值的大隘區範圍包含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及竹市鄰近寶山部分村里,自1877年開始輪值,今年是第11次、也是暌違15年再次輪值,除了延續傳統祭典科儀,並著重祭典區內教育扎根與客家文化的推廣。

文化局長田昭容表示,29日舉辦的「義民爺禮讚-挑擔奉飯義民情」將在北埔慈天宮登場,展現義民祭「慈悲普施」精神的「奉飯」,希望藉由完整的挑擔奉飯儀式,緬懷當年客家先民挑擔奉飯對義民爺感恩與懷念。當天上午由在地獅隊鼓陣及新竹縣客家舞蹈團所編排的「旗振風揚義民爺」,重現當年義民軍保鄉衛土,接著由鄉親將供奉的飯菜陸續挑進慈天宮給義民爺享用。

文化局今年規畫5大主題義民祭系列活動,包括「義民節老照片徵集活動」、「文科客語教室」、「義民祭專題節目」、「義民爺禮讚-挑擔奉飯慶典」及「義民影像回顧展」,活動詳情可上「竹縣go藝思」或「新竹縣ing」粉絲專頁查詢。


傳承180年義民祭 指定重要民俗

2015-09-02 07:33:29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新埔報導


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是全台最大義民廟,被文化部指定義民祭為全國第16個、也是客家族群第一個重要民俗文化資產,部長洪孟啟特別到義民節祭典參加放水燈儀式,並頒授「國家重要民俗」指定證書。
新埔褒忠亭(義民廟)是北台灣客家人信仰中心,創建於清乾隆55年(1790年),迄今225年,是縣定古蹟;其「褒忠亭義民節祭典」則自清道光15年(1835年)開辦,至今有180年歷史。洪孟啟表示,義民祭由新竹、桃園等15大聯庄祭典區輪流主辦,不斷投入民間資源,完整保存傳統輪值制度與祭儀,充分展現民間自發力量與社群凝聚力,不僅讓客家鄉親引以為傲,也期傳統能永續傳承,為地方帶來安定繁榮與發展。縣長邱鏡淳表示,義民祭是客家族群中第一項榮獲文化部指定的國家重要民俗,同時兼具「有形」與「無形」兩項文化資產,具體展現台灣文化豐富多元與多樣性。廟方表示,義民信仰起源於為紀念保鄉衛土勇敢犧牲的義民,後來演化成為客家主神「義民爺」的悲憫之心,每年農曆7月18日至20日舉行祭典儀式,以義民爺為信仰核心,結合奉飯、中元法會科儀、放水燈、吃糖粥等習俗儀式。「團結客家情感,傳統習俗永續傳承」縣府表示,客委會已將義民祭列為「客庄12大節慶」之一,每年輔導竹縣文化局擴大辦理義民節活動,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突顯在地居民團結凝聚力與深厚感情。







新竹縣文化局8月29日將在北埔舉辦挑擔奉飯儀式,歡迎民眾前來體驗客家義民文化。 記者陳斯穎/攝影

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觀音菩薩廟

台南市六甲區赤山龍湖巖鄰近烏山頭水庫,相傳為明鄭參軍陳永華創建,是300多年古剎,傳說甚多,相傳是洪門天地會的發源地,還有調停「神界紛爭」傳說,南鯤鯓代天府五王、囝仔公廟爭廟地,赤山龍湖巖觀音佛祖和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出面調解,最後雙方訂契約,到南鯤鯓代天府參拜者,也必須到囝仔公處參拜,五王並要代建小廟,雙方互相協助,香火旺盛,創造雙贏。
位在鳥山頭水庫旁的赤山龍湖巖,主祀觀音菩薩,相傳是明鄭參軍陳永華於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所建,傳說當時陳永華率軍隊駐紮在附近,發現此地風景優美,也常聽到鐘鳴聲,經勘察地理名為「龍蝦公出港」風水吉穴,適合開闢為佛門淨地,便率領軍民開始興建佛寺,就是今日的赤山龍湖巖。
寺中的觀音菩薩由來也有傳說,是明永曆16年(1662)南部發生水災,在現今台南永康洲仔尾附近有人發現浮現一塊青砥石,狀似觀音菩薩,居民認為是菩薩顯靈,赤山堡人(現六甲區)胡劍刀聽聞菩薩靈驗,齋戒沐浴後親自到聖像前恭請菩薩到赤山堡,途中經過現今的龍湖巖所在地時牛車忽然走不動,經請示後了解菩薩想留在此地,是當地供奉觀音菩薩的開端。
龍湖巖觀音佛祖調停五王千歲(代天巡狩)與囝仔仙的神界大戰,更為人津津樂傳,相傳五王看中南鯤鯓槺榔山地理要蓋廟,但當地已有囝仔公佔風水,雙方多次交戰,廝殺吶喊聲響不斷,居民不堪其擾,赤山巖觀音佛祖看不下去,請來保生二大帝與北港媽祖一起調停才結束這場神界大戰。
多方會談後取得協議,五王千歲在槺榔山建大廟(現今南鯤鯓代天付),同時也要幫囝仔公建小廟,信眾來參拜完五府千歲後,一定要參拜囝仔公,現在到南鯤鯓代天府參拜者,也都會到「萬善爺」囝仔公處參拜,就是這個傳說而來。
赤山龍湖巖三面環水,猶如一座小型陸島,龍湖巖位在島上,每當夕陽斜照,或月亮東昇,薰風輕拂,湖水如鏡,形成各種不同優美景象,背山面水,有「龍湖八景」美稱,伴隨傳說更引人入勝,日本技師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時,和太太外代樹經常到龍湖巖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