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端節汲取午時水

嘉義縣朴子市安福宮有1口347年龍井,每年端午節都吸引民眾都到此汲取午時水,作避邪淨宅之用。朴子市公所今天舉辦發放午時水活動,現場大排長龍。由嘉縣民政處長陳宏基、朴子市長王如經、副議長陳怡岳上香祈福後汲水,一起體驗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傳統三大節慶,除划龍舟、吃肉粽、家中掛香包、門前插艾草、午時立蛋、取午時水都是傳統習俗。朴子市公所今天舉辦端午節送午時水活動,現場擠滿排隊汲水人潮,許多家長帶小朋友汲取龍首吐出的午時水,並一起立蛋、插艾草、龍舟香包DIY、玩龍舟吹吹樂。
王如經表示,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依習俗這天陽氣最重,午時所取的水就叫午時水,自古即有「午時水去晦氣」,安福宮龍井位廟庭正中央,應屬全國唯一。廟方也提供小瓶裝讓信眾帶回家保平安。
他說,午時水不是直接飲用,民眾可帶回去沐浴,或存放家中作為避邪淨宅之用。據說還有人專程來汲取午時水回去泡茶,表示能強健身體。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台灣有句俗語「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意思是說喝一口午時水,勝過吃三年補藥,台南市中西區五瘟宮今舉辦端午豎蛋、飲午時水驅邪等習俗,即使下著大雨,男女老少踴躍參與,廟前廣場熱鬧滾滾
五瘟宮總幹事林聖霖表示,「開基五瘟宮」奉祀「五瘟大帝」,是掌管瘟疫之神,又稱「五靈公」,專為陽界驅瘟除疫,保境安民,是鄉土保護神,廟方每年端午送「午時水」及「立蛋」活動,是該廟特有的活動,相傳飲用午時水可趨吉避凶,消災解厄,因此吸引許多人前往討水喝,甚至預備容器來裝水。
林聖霖表示,相傳五瘟宮內五尊土塑神像從福建省福州市白龍庵的安寧堂中,迎奉來台祭祀,最初供奉在現址陸軍砲兵學校內之廟宇,日軍占台在當地紮營屯駐時,信徒以挑一擔水替換一尊神像為酬,把五瘟神「贖出」;中正路的五瘟宮是開基宮,並先後分祀出多處,如新化、安南等地,香火興旺。
廟方一早先請來議員陳怡珍、蔡玉鳳等人發送香包,緊接著準備「立蛋活動」,廟方準備了生雞蛋,分送給每名參加的人,端午節當天上午,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在廟埕立蛋,有人連續豎立多顆雞蛋,大人小孩一起蹲在地上努力「扶」蛋,趣味橫生。
午時一到,廟方便由地下井抽出泉水,再燒化符令沉浸水底,讓人求水保平安,民眾相信,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端午節汲取午時水,可以避邪、去晦氣。飲用午時水可趨吉避凶,消災解厄,意外的是今年卻在陽氣最重的午時下著大雨,民眾撐著傘汲取午時水飲用,場面熱鬧。
取端午午時水去穢淨身求平安,台南市善化慶安宮相傳已有300多年的荷蘭井,今天中午重啟將開放民眾取水,吸引2000餘人善男信虔誠參與,廟方還安排端午系列活動,瀰漫濃郁端午氛圍,好不熱鬧。
善化慶安宮端午活動打出口碑,參加的信眾一年比一年多,承襲往年,今年安排有贈送艾草、端午品茶會、吃西瓜比賽、午時立蛋等活動,一大早廟前就吸引滿滿鄉親來排隊,立委陳亭妃、台南市議員林志展、善化區長方澤心等人都出席。
今天中午,廟方開放荷蘭古井取午時水除穢,因今年缺水嚴重,水位明顯下降不少。慶安宮主委張志勝表示,荷蘭井只有在端午佳節才會開放,並請道長先進行傳統開井與祈福儀式,隨後廟方利用抽水馬達將清澈沁涼井水引出,協助民眾裝入各式容器帶回家。
每年都來排隊取水的善化莊先生還帶著女兒一起來參與,同時講解各式端午節習俗意義,上他說,這是最棒的「活教材」,感謝廟方舉辦這樣有意義活動。

台南善化茄拔天后宮將於端午節5月30日(農曆5月5日) 舉辦慶祝端午節關心弱勢活動。茄拔天后宮前有一口350年古蹟 (古井),在去年重新啟用後平日加蓋保護,特於端午節當天正午開放「取午時水」,讓能取到午時水的鄉親保平安。慶祝活動於端午節當天上午10點開始,邀請茄拔國小武術隊及社區土風舞隊表演,將有文化局長、民政局長、耆老貴賓等蒞臨。現場發放五百份艾草,一千粒肉粽,並備有雞蛋讓參與的大小朋友玩立蛋活動,歡迎各界及鄉親前來共襄盛舉。

善化茄拔天后宮立廟於明永曆年間,廟埕有一清代古井與延平郡王鄭成功紀念碑及鄭成功雕像,去年廟方與文化局整建古井完成,修復後的古井結合天后宮、廟埕、老榕樹與嘉南里活動中心,天氣好的下午都有鄉親們聚集於廟埕老榕下,形成在地居民良好的生活環境。

茄拔天后宮主委胡萬來邀請各界,於端午節當天來參加仿造古禮的「取午時水」。除了邀請弱勢團體參加,並安排表演,還準備艾草、粽子、雞蛋、涼水等免費贈送鄉親,市府官員、議員、區長等也會來與民同慶端午節,希望民眾多認識茄拔天后宮文化,未來能將「取午時水」習俗辦得更熱鬧。


農曆5月5日端午節,許多人為了這一天可足足等上一年,就是為了索取「午時水」,屏東縣新園鄉烏龍村就有一口百年古井,今天上午11點就陸續出現許多民眾排隊取水,除了希望祈求平安健康,也成為地方傳統特色。

烏龍百年古井今天上午聚集當地村民,等待開井祭祀過後,午時一到,村民各自帶著水桶、容器排隊取水,相當熱鬧也是地方特色,現場也有村民玩起磁針浮水、立蛋,體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民間習俗。
諺語說「午時洗目睭,明甲那烏鶖」、「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民眾相信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端午節汲取午時水,可以避邪、去晦氣,飲用午時水或拿來泡茶,還有強身健體、美容的功效。
村民表示,距今180年前的清道光年間,烏龍地區發生怪病,村民求醫無效,當時先人依照媽祖指示,在興龍村興清路挖井取水,村民飲用、清洗後怪病痊癒,成為生活飲水,古井百年來流水不斷,也增添傳奇色彩。


今天是端午節,傳說今天中午11點15分到下午1點15分時從井中取得的「午時水」,有驅凶避煞的效果。今天中午雖然彰化下起大雨,但社頭鄉清水岩寺的「甘露泉」依舊排起人龍,民眾穿著雨衣提著水桶,排隊等待午時到來,要取得今年整年度使用的午時水。
埔心鄉聖玄會媽宮總幹事陳樹興說,每年端午他們都會來清水岩寺取水,因為一年只有這一天,因此他們一次要取15桶20公升的水,他說:「這非常好用,我們每年都要用十幾桶跑不掉」,員林的曹先生第一次來取水,他聽說午時水對健康有益,「南彰化好像只有這裡有」所以特地來取水,也有民眾一次扛好幾桶回家,說:「可以分送給身邊需要的親朋好友」。

「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每年端午節,全村總動員前往村內靈泉–玉龍泉,取午時水保平安。
永安村的取午時水已有40幾年的民間習俗,當中只有幾次乾旱缺水中斷,每年都吸引許多其他鄉鎮的民眾共襄盛舉,這幾年甚至有遠從彰化的民眾,開著大卡車向村民要水。
不過,今年的規模會稍微縮小,村民表示,午時水是免費贈送,購買水桶需要經費,但今年缺補助款,因此原則上贈送午時水以村民為主。
取「午時水」活動已經成為永安村重要民俗,1973年永安村興建聖安宮時,中壇元帥起駕,手持「七星寶劍」直接帶著信徒前往聖安宮前方坡地,並且開始施法,接著將「七星寶劍直接插入石縫中,泉水開始不斷湧出,村民於是取名「玉龍泉」,每年端午節村民聚集飲取「午時水」。
聖安宮主任委員林俊宏表示,「玉龍泉」地方上稱為「靈泉」,水源來自層層過濾的中央山脈,水質潔淨清澈甘甜,平時民眾也會來此求水,信徒深信此水具有收驚解厄的功效。
民間相傳「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取得的「午時水」放置於陽光照射不到的客廳或神明廳陰涼處,可永久保存,聖安宮還保有一瓶40年前的「午時水」。
台東僅有永安村還保有取「午時水」民間習俗。當地長輩說,過去醫藥不發達,「午時水」被視為「保命水」,大人小孩在大熱天發燒、發熱,取出午時水飲用,可消暑;四肢無力狀況,取午時水加酒及薑片煉煎,塗抹患處;遇小孩腹瀉,取午時水加少許鹽巴煉煎服用;遇犯沖喪喜狀況,取午時水加芙蓉、茉草淨身即可。
端午節

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竹圍仔早期又稱為米粉寮,有口百年古井,相傳是這甘甜古井水讓竹圍仔的米粉好吃,這口古井現在每年只有在端午節正午才會舉辦取水儀式,分送給民眾,鹿港鎮長黃振彥說,民間傳說「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
竹圍仔早期以製作米粉聞名,米粉好吃的秘方原來是用了古井水,但後來因開路古井封了,手工米粉也沒落了,後來當地順天府奉祀的李府王爺一再降旨希望重啟這口井,讓水脈永續,百年古井被重新挖開,仍有甘甜豐沛的水源,於民國99年又重新啟用。
今年鎮代施義成向鎮公所爭取經費,彩繪古井旁圍牆,希望讓米粉寮百年古井故事永流傳,彩繪近日已完成,成為當地地標。
不過因這口古井在路中間,平常並不開放,只有在每年端午節正午由順天府人員舉行取午時水儀式,通常是由信眾在順天府李府王爺神壇前立蛋,如果蛋能直立就表示取水時間到了,取水時間只有10分鐘,取完水古井又蓋上,午時水會分送給民眾。
黃振彥說,古書有「5月5日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的記載,據傳午時水可解毒消暑熱,俗語還說「午時洗目睭(眼睛),金到若烏鶖」,鹿港許多寺廟都還有取午時水的習俗,將午時水放在陰涼處,據說可放多年水質都不會變。
彰化縣埔鹽鄉子社區有口清朝遺留下來的百年古井,常年湧泉不斷、清涼潔淨,是社區幾百口人家生活必需,後來因自來水普及而荒廢。10年前在居民與文史工作者奔走下,百年古井風華重現,進而凝聚鄉親情感,為地方注入活水,社區昨天歡喜舉辦嘉年華會。
彰化縣糖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施瑜銘說,這口糖廍百年古井雖然荒廢已久,卻有著居民的共同回憶。民國95年,社區有了共識,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短短2個月內展開社區營造,依老一輩記憶描繪早年古井的風貌,讓活水重現,讓人們可以一窺在地歷史文化風情。
這口老水井回復風華後,在社區積極經營下,成為老人、兒少等休閒好去處,也是旅外遊子回來,在「古井」邊敘舊的地方,原已十分沉寂的社區,因古井再現帶來活力,古厝、古井的純樸農村風味,成為地方懷舊景點之一。
子社區居民昨天在古井廣場舉辦嘉年華會,歡度古井風華再現10周年,居民踴躍參與,除有竹筒砲迎賓外,還有阿公阿嬤千歲團的表演,他們將埔鹽特產用舞蹈形式表現,跳起搓麻糬舞、麵線舞,既富特色又逗趣,展現出如古井活水般的創意與活力。
社區也邀請縣長魏明谷一起贈送高麗菜給民眾,為菜農促銷。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清末府城三大奇案

台南廟宇多,清末府城三大奇案「摜籃假燒金」、「陳守娘」、「林投姐」都和廟宇有關,慈濟高中公民老師吳宗原今天在「走讀府城」教師研習活動上,以廟廟傳奇、處處驚奇形容台南另種特色。

慈濟高中今天舉辦走讀府城的研習活動,走讀清水寺、銀同祖廟、奎樓書院、油行尾福德爺廟、呂祖廟舊址、永華宮、孔廟節孝祠等,其中油行尾福德爺廟是全台唯一奉祀施琅將軍的廟宇。走訪中讓老師感受地形變化以及認識隱藏在巷弄之下的枋溪,希望老師在往後的教學上,融入台南在地特色。
英文科老師賴慧芳表示,呂祖廟舊址深藏巷弄中,簡直是秘境之旅。而觀光科老師林榆姍對於清末府城三大奇案非常好奇,很想探訪「林投姐」的有關地點,期待下次有更大的收穫。吳宗原說,「摜籃假燒金」和呂祖廟有關,「陳守娘」則與永華宮、孔廟節孝祠有關,另林投祠原位於現今新光三越中山店,但已拆除。
探訪油行尾福德爺廟時,廟方耆老詳細介紹施琅將軍金身及典故,讓老師聽得嘖嘖稱奇。但最令老師可惜的是奎樓書院的現況,這處全臺開基文昌的歷史建築已破舊,極待妥善修復。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嘉義縣鹿草鄉余慈爺公廟

鹿草鄉余慈爺公廟今天舉辦祝壽誕辰,300多團布袋戲及29團歌仔戲排滿小廟周邊2公里道路,預定下午2點30分後開始表演酬神戲,附近居民直言,酬神野台戲一年比一年多,除廟方預定還有許多人自行邀請表演,今年可能突破400團,下午2點半同時開演拼場真的很驚壯觀!
位嘉義縣167線與高鐵高架橋旁的余慈爺公廟,建於民國59年,是附近施姓養鴨兄弟集資建廟,民67年擴建成現今約5坪大宮廟,由施榮樹擔任廟務管理人,每年農曆4月23日舉辦祝壽誕辰,並接受信眾邀請布袋戲、歌仔戲酬神還願,成為地方盛事。
75歲廟公劉樹潭表示,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信眾來余慈爺公廟上香許願,無論功名、健康、財富,只要獲得余慈爺護佑願望應驗,隔年就會在余慈爺聖誕日邀請野臺戲演出表達感謝。
他說,往年有200多團,去年超過370團,但今年僅日前書寫酬神謝戲「千秋牌」,透過廟方登記酬神歌仔戲29團,布袋戲也超過300團,加上未登記自行請戲還願者,總數可能近400團。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北市松山慈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松山慈惠堂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福壽山麓,由現任堂主郭葉子秉持神道設教、濟渡眾生、淨化人心理念一手創建,包括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陳水扁、李登輝、國民黨前黨主席吳敦義、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北市長柯文哲等政治人物,都常赴慈惠堂參拜。

松山慈惠堂創建之前,相傳郭葉子於1968年一次機緣喜結神緣,1969年於自宅開堂設教,創設道場弘揚聖命,主祀瑤池金母聖尊,並由金母扶鸞賜名為「松山慈惠堂」,堂下信眾與日俱增。

1970年遷道場於台北市興安街,同時正式申請加入中華民國道教會,並前往花蓮慈惠總堂請回印令,承傳母命,香火日盛一日。

1979年,金母降旨指示覓建大型的濟世道場,作為十方信眾靈修之地,郭堂主在金母現示之地理,虔誠契子高明賜熱心提示福德街221巷內(即福壽山麓)有一處廣達近4千坪荒地,勘查後發現,正是金母出示之處。

1981年,松山慈惠堂於福壽山麓道場動工,由於工程艱辛龐大,耗用之人力、財力、物力難以估計,集堂主與信眾一心之努力,終能成為北市首屈一指的宏偉道教聖地。

秘書長李瑞彬表示,松山慈惠堂的虔誠信眾遍及全台,還有華僑移民美國後,還來請母娘「分靈」神尊,祈求保佑。

李表示,松山慈惠堂平日多捐贈救護車、消防車,並提供民眾急難救助、定期學生獎助學金等,也已舉辦母娘文化季14年。李說,他之所以會在慈惠堂長期奉獻,除信仰外,就是認同堂主的公益理念,「宗教就是公益的事情,要多做一些」。







惠堂舉辦「母娘文化季」,昨展開保民遶境嘉年華,連兩天遶境信義區。昨天米龍開光點睛儀式,由立法院長蘇嘉全擔任主祭禮官,新北市長朱立倫提早抵達,上香祈福後先離開,兩人未碰面。
朱立倫表示,5月正值母親節,期盼信眾效法母娘慈悲心,孝順父母親。慈惠堂堂主郭葉子致詞時,鼓勵朱立倫「更上層樓」,到中央為民眾服務。
慈惠堂除每年舉辦文化季活動,也熱心公益。朱立倫說,幾乎每年慈惠堂都會捐贈復康巴士給新北市政府,今年更捐出500組消防警報器,減少災害發生。
米龍點睛儀式由蘇嘉全擔任主祭禮官,拜香等儀式,遶境正式展開。母娘聖駕重達1000多公斤,昨從松山慈惠堂起駕,徒步遶境信義區,晚間駐駕興安公園。遶境期間在特定路段,除有陣頭表演、提供信眾軁轎腳,也贈送平安米、麵線及福氣蛋。
另外,即日起至7日還有「祈天護國佑民大法會」、6日舉行「弘揚母愛音樂會暨表揚全國孝悌楷模」等活動。
母愛是柔軟卻又堅韌的力量,其與傳統宗教結合,更是教化人心向善的核心基礎。因此「母娘精神」在傳統民間信仰中,是以最崇高的母性象徵,存在於民心,期望能護國佑民、閤境平安。

祈福大典加持 紀念10週年
松山慈惠堂是台北規模宏大的瑤池金母廟,本著延續傳統、弘揚慈恩的理念,自2008年起整合年度內民俗藝文活動為「台北母娘文化季」。除了辦理祈天護國佑民大法會、保民遶境嘉年華外,還有瑤池金母聖駕出巡為民祈福,更透過弘揚母愛音樂會,表揚孝悌與慈悲楷模。

今年適逢台北母娘文化季10週年,松山慈惠堂特別聯展國際藝術書畫,期待以優美藝術作品安頓與啟發民眾身心;更將在自由廣場舉行為期3天的「道貫乾坤德澤天下─2017松山慈惠堂西王母國際祈福大典」活動,祈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社會康寧、世界和平,透過這些精彩活動,落實母娘的慈悲精神,也展現台北市多元文化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