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宜蘭五結鄉「二結王公文化節」

五結鄉「二結王公文化節」昨天上演重頭戲「過火」儀式,全台各地逾20間廟宇共襄盛舉,信徒捧神明或扛神轎,飛奔踏過火紅的上萬斤木炭,象徵除晦祈福,場面驚險;今年也透過「掠童乩」儀式(掠,台語抓),揭曉王公的代言人,由泥水工人林坤智連續第12年獲選。

香火鼎盛的二結王公廟是地方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每年農曆11月15日過火儀式吸引大批人潮,使當地有「驚王公生,毋驚過年」的俚語。此習俗的由來是王公經年為百姓消災解厄,為避免沾染不淨,藉由過火儀式去除王公身上的穢氣,永保神力。
「掠童乩」是在過火儀式之前,乩童藏於村中某處,王公的輦轎在廟口「發輦」,分東、西、南、北向,衝往乩童藏匿處,把童乩找出來,泥水工人林坤智連續第12年被選為乩童,隨即「起乩」,在臉頰兩側穿上銅針,隨著輦轎回到廟埕,接著展開「過火」儀式。
多達2萬多台斤的炭火堆置廟埕前,燒得火紅,過火前先撒鹽米,象徵驅邪淨化,也有降溫作用,再由前導信徒手執黑令旗率先跨越火堆,王公神駕、乩童及各路神明跟隨在後,依序跨越。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表示,如此有意義的廟宇文化,盼能一代代傳下去。

新營廟宇

「哇!1萬6318尊神尊」,再加上新營太子宮廟宇上最大1尊太子爺神像,總計16319尊神尊齊聚一堂,在地方鄉親的見證下,金氏世界紀錄工作人員今天下午宣布,這次新營太子宮羅天大醮獲頒「最大規模的道教神像展示」世界紀錄。

新營太子宮本月12日豎立起燈篙,向眾神明及鄉親宣告16至24日辦羅天大醮,同時,廟方也向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單位申請,認證人員上午抵達太子宮逐一清點,直至下午1時許,認定單位正式宣布鑑醮神尊總數為1萬6319尊,打破現有宮廟鑑醮神尊1萬3千多尊的紀錄。


寺廟巡禮/台南新營通濟宮新舊廟並存 見證昔日繁華
台南新營區鐵線橋通濟宮位於五興里(原鐵線里),相傳建於清康熙年間,是急水溪河港及交通要衝,繁華一時,如今鐵線里因里鄰整併消失,更顯荒涼,不過通濟宮仍新舊廟並存,見證地方多年來的發展起落。
通濟宮主祀媽祖,相傳是先民從大陸福建省湄洲祖廟恭迎而來,來台後立廟供奉,通稱「橋頭媽」,因鄰急水溪有舟楫之利,船舶可直達位於鐵線橋的廟前。

鐵線橋位居諸羅(嘉義)往府城要道,商貿遍及今嘉南平原,聚落達千餘戶,盛極一時,但隨著近代鐵公路興起,鐵線橋沒落,民國107年南市整併村里,鐵線里併入鄰近五興里,僅存鐵線橋名稱。
通濟宮奉祀大媽、二媽、三媽、東媽和西媽等5尊媽祖神像,1939年日據時期,日方以「妨礙交通」名義拆廟,將神像帶到新營郡役所火化,傳說準備火化時,因東、西媽臉上流汗珠嚇壞日人,令居民迎回逃過一劫。
戰後居民重新發起建廟,聘請府城匠師葉鬃擔綱重建,民國39年落成,廟宇格局為二進三開間式建築,分為三川殿、天井與正殿,廟宇規模小巧精緻,建築裝飾具有樸實感。
民國82年,因舊廟頹傾,廟方在約200公尺外另蓋新廟,舊廟仍留祀兩尊媽祖並在民國86年列入3級古蹟,迄今保留清乾隆31年的「再重脩鐵線橋碑記」與嘉慶14年的「置租立業碑記」,有重要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