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台南歸仁的敦源聖廟

因震災而復建中的台南市歸仁敦源聖廟,是新豐區官方聯合祭孔的主要活動場所,原本都在928教師節辦理,今年依循清朝時期的民間慣例於農曆11月4日舉行祭孔典禮,昨天儀式依循古制進行,對於這項具有教化意義的活動能重回傳統,地方鄉親都相當支持。
敦源聖廟,是教師節時新豐區官方聯合祭孔的主場地,今年依循清朝時期的民間慣例,改為農曆11月4日舉行,恢復傳統,讓這場活動備受關注。昨天早上9點祭孔前,先從關廟區的山西宮迎回至聖先師祿位,並由龍崎區長蕭琇華擔任正獻官,與鄉親一同上香參拜。
「反璞歸珍」社團負責人劉青慈表示,敦源聖廟是日據時期募款所建,更是新豐區文風的象徵,今年以Q版孔子為主視覺,設計限量1000張書籤,搭配書籤也推出Q版孔子戳章,圖案共有4款,包含代表「金榜題名」的非禮勿聽、「鵬程萬里」的非禮勿看、「平安順利」的非禮勿言與「增長智慧」的非禮勿動。
劉青慈表示,早期祭孔都會舉辦平安宴,聯繫鄰里情感,今年以園遊會的形式來延續傳統,熱鬧推廣在地文化、產業,第1屆祭孔平安園遊會,將於本周六、日在敦源聖廟登場,除了各式小吃攤之外,還有求學束脩、自然盆栽的專區,以及文創商品等展售。

2古剎4尊神像歷劫平安歸來

台南市六甲區赤山龍湖巖「老三媽」、「老騎哮媽」,與北門南鯤鯓代天府「開基八三王」與「開基鹿港池王」4尊神像,昨天傍晚歷劫平安歸來入座,民眾們說「安心了」。
六甲赤山龍湖巖被偷請走的神尊「老三媽」及「老騎哮媽」尋獲,下午由麻豆警分局副分局長朱恩銳陪同龍湖巖住持釋深福等,前往刑事局迎回。
傍晚回到六甲派出所,除在所內設案拜拜,六甲保安宮及下營震竹宮也各派出中壇元帥及大轎等到派出所,護駕並將兩神尊迎回龍湖巖,廟方及信徒對於神尊能「回家」,都非常感謝警方的用心及努力。
麻豆警分局、學甲警分局及刑事局通力合作,今天清晨在新北、桃園等地逮捕2名嫌犯,找到4尊神像。
下午5點多,回到六甲派出所,麻豆分局長蔡進閱與市議員吳通龍等將神像請進派出所內安置。
信徒表示,兩神尊失竊,大家都相當擔心,還好有警方不眠不休的全力偵辦,順利逮捕嫌犯,找回神尊,大家非常感謝,肯定警方的努力,更用力地給予按讚。
南鯤鯓代天府被偷請走的兩神像「歷劫歸來」,代天府董事長王連興、副董事黃山龍、董事陳淵泉北上迎回代天府,立委陳亭妃與代天府董、監事在大門恭迎,燃放鞭炮迎進廟內,擂鼓撞鐘,充滿歡天喜地氣氛。
陳亭妃表示備感欣慰,對警方在短短數天內就能找回神像,感謝警方的辛苦,也撫慰了信徒的心靈。
台南市4尊百年古剎的神像被用假身分證辦理迎請致下落不明,其中南鯤鯓代天府神明降駕指示歹徒1新北、1桃園,今天凌晨許姓男子在新北、楊姓男子在桃園落網,由刑事警察局偵辦中,有信眾說「神明顯神威」。
南鯤鯓代天府「開基鹿港池王」及「開基八三王」,與赤山龍湖巖「騎哮媽」及「開基老三媽」本月7至9日被騙迎請。
警方13日先逮到吳姓街友,吳供稱,都是在逃不知名的「陳A」邀他南下,每次代價1千元,其餘細節不清楚。
另方面,南鯤鯓代天府請示神明,乩身起乩指歹徒1在新北、1在桃園,警方經分析、過濾,今天凌晨3點在新北市逮獲許姓男子、在桃園逮獲楊姓男子。
警方調查,許姓男子準備開宮廟,騙迎請寺廟百年神像坐鎮;楊姓男子經營私人神壇要供奉,兩人共謀迎請神像,兩人否認要賣到大陸。
許姓男子向台南市兩間宮廟請回4尊神像在家供奉,申請逾期未歸還,神像歷史超過3百年,價值難以估算,刑事局循線逮捕許,他供稱神明托夢要長期供奉,警方從他及其友人住處找回神像,1名遊民協助請神也被逮。
本月7、8、9日,許姓男子(40歲)夥同遊民吳姓男子(50歲),前往台南市的南鯤鯓代天府、赤山龍湖巖,持用非本人的身分證,登記迎神供奉,分別請回開基鹿港池王、開基八三王、騎哮媽、觀世音菩薩等4尊神像,得手後搭計程車離開。
2至3天的申請時間到了,廟方遲遲不見神像,撥打許留下的電話號碼無法接通,趕緊報警,兩人仍持續犯案,13日至嘉義縣東石鄉某宮廟欲請神,廟方起疑報警逮捕吳,許趁隙逃疑。
刑事局偵七大隊調閱監視器鎖定許,發現他在台北市大同區某超商上班,今天上午在超商逮捕他,從他位於新北市樹林區租屋處取出2尊神像,再從其友人楊姓男子(29歲)的桃園市住處找到2尊神像。
許供稱,他有「靈異體質」,神明托夢要他迎回,為了長時間供奉,才以撿到的身分證登記;吳供稱,以每次1千元代價幫忙請神;楊供稱,受託保管物品,不知來歷。
警方找到遺失神像時,神像外觀完好,被供奉在桌上,看起來不像要變賣圖利,詢後將3人依詐欺、侵占罪嫌移送法辦,今天下午通知廟方至刑事局,簡單舉行儀式後領回神像。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嘉義縣布袋鎮太聖宮魍港媽祖

嘉義縣布袋鎮太聖宮魍港媽祖神像,雖曾被成大教授石萬壽認定明朝神像,但缺乏確切證據,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委託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副教授李建緯率專業團隊,針對歷史、藝術及科學進行檢測,探討分析魍港媽祖年代,證實確實為明朝時期製作,讓魍港媽祖成為全台首尊明朝媽祖,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今天決議,提報文化部申請為重要古物。

83年石萬壽教授發表魍港媽祖為湄洲來台最早媽祖金尊後,轟動宗教界及文化界,促使教育部依71年「文化資產保存法」邀專家學者鑒定,84年函文認證明朝末年媽祖,但各界看法仍有爭議,104年縣府登錄魍港媽祖神像為一般古物,去年委託逢甲大學調查研究。


逢甲團隊透過地區開發歷史文獻的梳理、類型及風格的考證,以及X光掃描、XRF材質與漆層等科學檢測,終於揭開神像的生命履歷,也為媽祖神像做了全身健康檢查,拍媽祖神像若未未焚香告知,照片往往無法成像,逢甲團隊在廟方人員帶領下表明用意,擲茭獲聖杯,拍攝過程順利。

魍港名稱最早出現明萬曆年間,是魍港媽祖信仰出現佐證;從形制來看,媽祖頭戴高頂冠冕,不同於清代媽祖平頂九旒冠,坐姿雙手呈現上朝式;另媽祖穿大寬袖衣衫、霞帔、雲肩、蔽膝、著下裳、腰繫革帶,以明代后妃服飾造形雕造,具明代特色。

科學檢測結果,神像材質樟木,上有三層以上髤漆,最下層疑似礦物彩,運用披土、裱紙與漆線的大陸泉州派工藝,製做地點可能在大陸。魍港媽祖年代價值從推論到確認,歷經20多年,太聖宮管理委員們笑稱從年輕就為媽祖鑑定奔走,到現在還能參與指定重要古物,過程

漫長,卻興奮開心。


嘉義縣布袋鎮太聖宮魍港媽祖,證實為明朝古文物。圖/縣府文化觀光局提供





嘉義縣布袋鎮太聖宮魍港媽祖,證實為明朝古文物。圖/縣府文化觀光局提供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台北媽祖文化節

在鑼鼓喧天中,2017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迎駕大典,昨天在台北府城北門登場,沿途數百名信眾恭迎、參拜,台北市長柯文哲率領全台11縣市、26座宮廟迎請金面媽祖回娘家。即日起至本周五,金面媽祖將在台北省城隍廟駐駕,周五還將在士林慈諴宮舉辦金面媽祖和湄洲媽祖會香洗塵。
金面媽祖是清代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設置的台北府大天后宮(現在的台灣博物館後方)鎮殿主神,也是北市早期信仰中心。
1985年日本據台,大天后宮被移作日軍辦務署,原大天后宮廟更因颱風侵襲倒塌,1911年被拆除,金面媽祖遂被移往台北州廳舍暫置。
後因緣際會由三芝庄長曾石岳、秘書黃見龍等紳士,申請移祀三芝鎮座。
三芝庄民集資興建小基隆福成宮,1919年完工後,正式進廟安奉至今,也成了三芝區全境的信仰中心。
2004年台北建城120周年時,北市府經文史考據發現金面媽祖流落在外,台北市前市長馬英九在地方人士建議下,決定請金面媽祖「回家」,也促成了北台媽祖文化節的舉辦。
柯文哲昨至現場扶轎迎請金面媽祖進北門,代表台北市民歡迎媽祖「回家」,也感謝全台26間參贊宮廟共襄盛舉,讓宗教可結合在地觀光與文化展演活動。
26座宮廟昨在台北舊城區一帶熱鬧踩街,搭配陣頭、鞭炮及鑼鼓聲,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參拜,祈求平安。
北市府民政局表示,今年由士林慈諴宮擔任東道主,10月6日慈諴宮將有稜轎底的民俗體驗活動,10月7日當天在士林及後港地區則有會香大典、藝陣大匯演和聯合祈福踩街活動,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此外,松山慈惠堂今年受邀參與湄洲媽祖來台巡安遶境,明天下午4時將在松山火車站廣場,迎接湄洲媽祖聖尊回堂安座,周四凌晨至上午8時將不關廟門提供來自各地的信眾參拜。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出席2017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記者會暨金面媽祖回鑾台北城儀式,親...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午出席2017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記者會暨金面媽祖回鑾台北城儀式,親自扶鑾金面媽祖的神轎為活動揭開序幕。記者蘇健忠/攝影
分享
2017北台灣媽祖文化節開跑,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上午在北門廣場扶轎迎請金面媽祖進北城門,象徵回鑾台北城。金面媽祖於29日上午將與湄洲媽祖會香。
金面媽祖原為「清代台北府城大天后宮」神尊,廟址約今國立台灣博物館現址後方,大天后宮廟在1911年時因颱風侵襲倒塌而拆除,金面媽祖移往台北州廳社暫置,後移往新北市三芝區,現供奉於三芝區的小基隆福成宮,從2004年起,每年回鑾台北城。
今年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輪值的主辦公廟為士林慈諴宮,金面媽祖在29日上午將在慈諴宮與湄洲媽祖會香。
柯文哲今天上午出席2017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記者會暨金面媽祖回鑾台北城儀式,致詞表示,他代表台北市民歡迎媽祖婆回家,也感謝全台26間參贊宮廟共襄盛舉,讓宗教可以結合觀光與文化活動。
金面媽祖於25日至29日,駐駕台灣省城隍廟,供市民參拜祈福;士林公民會館則於9月23日至10月8日間,舉辦媽祖信仰文化特展。

媽祖信仰史

媽祖原只排台灣神明第39名 誤傳聖旨從天妃變天后


湄洲媽祖來台,從政治人物、企業家到普羅百姓,爭相朝聖膜拜。若說媽祖是最受台灣人歡迎敬重與認同的神明,很少人會反對。然而,你可知道,在早期台灣的漢人信仰中,媽祖只排第39名?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在新書「解碼台灣史」中,提到一段台灣鮮少知道的「媽祖秘史」。1622年,荷蘭人登陸澎湖所繪製的地圖中,鄰近馬公港灣的中國寺廟,畫的便是媽祖廟,足證當時的漢人已有媽祖信仰。
荷蘭占領台灣期間,1650年,一位來台任職的蘇格蘭人萊特,對台南一帶的神明信仰,做了簡單的調查。根據他的記載,漢人信奉的神明有72位,而媽祖排名第39名,排名還在臨水夫人婆祖、觀音媽之後,論重要性只是是台灣神明的「中段班」。
媽祖崛起的原因,跟消滅鄭(鄭成功)家軍的施琅有關。1683年,施琅攻打澎湖,表示將士「恍見天妃,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還有將領夢見媽祖告訴他,哪一天、哪一月可以攻下澎湖與台灣。
不過,當時的媽祖只是朝廷敕封的「天妃」,媽祖廟是「天妃宮」,而非現在的「天后宮」。
1684年9月,攻下台灣的施琅奏請康熙加封媽祖為天后,但康熙不准,民間卻已盛傳媽祖娘娘從天妃升格為天后。
雍正年間,巡台御史禪濟布向朝廷上奏時,根據民間傳言,誤稱康熙帝已封媽祖為「天后」,自此將錯就錯,台灣的媽祖廟都稱為「天后宮」。事實上,一直要到乾隆二年,乾隆才正式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確認媽祖「天后」的封號。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台南市安南區飛虎將軍廟(鎮安堂)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2017-09-13......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23&nc_id=184909............................安南區飛虎將軍廟(鎮安堂)是台灣少數奉祀日本人的廟宇之一,奉祀日本飛行員杉浦茂峰,這幾年台日宗教交流,日方計劃在杉浦茂峰出生地建廟,迎請台灣的飛虎將軍分靈神尊。海尾朝皇宮主委吳進池表示,飛虎將軍廟剛好有一尊飛虎將軍分靈神尊,似乎冥冥中已註定。..  飛虎將軍廟供奉日本二戰飛行員杉浦茂峰,造訪參拜的日本遊客絡繹於途,也串起台日兩地友誼,去年九月飛虎將軍神尊首度返回故鄉水戶市,在地方造成轟動。....  日本有筑波海軍航空隊記念館、予科練平和記念館,兩處是杉浦茂峰年輕時受訓的基地,計畫商借飛虎將軍廟的文物展示,包括杉浦茂峰相關刊物及錄影報導,因此九月初邀請海尾朝皇宮、飛虎將軍廟代表參訪,受到水戶市長高橋靖熱情接待,除了文物展示,日方也計劃在杉浦茂峰出生地建廟,迎請台灣的飛虎將軍分靈神尊。.............  日方表達分靈意願,飛虎將軍廟樂觀其成。吳進池指出,飛虎將軍廟有四尊神尊,三尊坐鎮神龕,另一尊今年六月才開光點眼,是分靈至日本的首選。....這尊原本是已故的吳姓信眾出資僱請木雕師傅雕刻,雕塑至一半,吳某病逝,吳某的兒子無意願奉祀,因此向朝皇宮大道公請示能否釋符火化,惟大道公不肯,堅決保留飛虎將軍神尊,似乎冥冥中註定選擇祂回日本故鄉。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雲林縣大埤鄉大和街的三山國王廟

雲林縣大埤鄉大和街的祖廟三山國王廟,至今近400年歷史,分靈至台灣各地及東南亞各國不計其數,香火鼎盛,今天馬來西亞沙勞越七里三山國王廟,是在92年由大埤祖廟分靈,睽違14年不惜遠道漂洋過海回到祖廟會香,當時由前主任委員陳福星居間促成的,祖廟準備陣頭迎接熱烈歡迎,是今年地方宗教盛事之一。


前任主委陳福星指出,約莫14年前他到馬來西亞做木材生意,因緣際會下與大埤祖廟結緣,今天馬來西亞沙勞越七里三山國王廟首次組團來雲林會香雙方交流,增進兩廟情誼。

「三山國王信仰並非只是客家人的信仰。」主任委員劉瑞德表示,大陸揭西縣祖廟認定是台灣最早的開基三山國王廟至今仍保有清嘉慶皇帝的贈匾等物,被列為國家3級古蹟, 三山國王廟香火鼎盛,香客不斷湧入,尤其每逢農曆2月25日三山國王聖誕時,更是達到高峰。

劉瑞德說,廟宇內至今保存有不少古文物資產,頗具文化價值,有嘉慶皇帝熙朝柱匾額石及石香爐兩個,清朝時大地震時毀損保留的石柱基數10個,還有一對清領石獅,在民國58年時,當時廟方不知石獅是清朝古文物,以為是普通石刻品,於是將它們送給大埤國中,後來廟方發現文物價值,在當時鄉長歐明憲協助下大陣仗地舞龍舞獅,將一對石獅子迎回廟方,儘管石獅像已被學生破壞部份,從此妥善安置。

中國巾明獨三山國王協會總會長劉瑞德為會香團導覽介紹,大和街三山國王廟已被列為國家3級古蹟,至今仍保有清朝留下的匾額及石香爐二個,歷史悠久,廟方已將老廟建築整修維護,原本停車場改為綠美化公園,供香客及村民休憩,二分地的停車場,也提供文化展演,結合宗教與文化,融入社區造福地方。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板橋慈惠宮恭迎大陸湄洲祖廟鎮殿媽祖金身來台:國曆9/23-10/9

大陸湄洲祖廟鎮殿媽祖金身又要來台灣了,這一次東道主是板橋慈惠宮,居間牽線的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湄洲媽」預計23日從八里台北港登岸,在台停留17天,其中25日到29日車隊巡迴北北基的宮廟,30日徒步在板橋市區祈福,10月2日起轉往台中、嘉義、雲林等地,10月9日再從台中港回湄洲。
湄洲鎮殿媽祖第一次遊台灣是在1997年初,那一次是坐飛機。為了讓媽祖舒適平安地飛抵台灣,長榮航空提供特殊禮遇,拆掉波音747客艙中央4個座椅和1個矮櫃,再鋪設一塊紅毯底座,四角裝設鋁合金卡榫固定住媽祖鑾駕,鑾駕扶手繫上安全帶,正上方還掛了一幅「護國佑民」橫匾。專機飛抵桃園機場,返台遊客先下機,專機滑行到長榮航空棚場修護中心後,鑼鼓哨聲齊響,聖火隊在扶梯點燃聖火,再起轎緩緩把媽祖金身移下飛機迎至案桌,許多信徒蜂擁而上,還有信徒跪著接駕,場面感人。
板橋慈惠宮此次安排湄洲媽祖來台,背後有郭台銘鼎力相助。慈惠宮主委江清秀說,去年有一天郭台銘到慈惠宮參拜,主動提議協助慈惠宮到福建湄洲請湄洲媽祖來台。接著在今年農曆3月媽祖誕辰時,郭台銘專程飛到湄洲祖廟擲筊請示獲允,才促成這樁美事。
鴻海台北總務部副理黃德水說,郭台銘2013年、2014年從大陸請關公來台經驗,熟悉相關事宜,此次是抱著念舊的「初心」協助慈惠宮邀請湄洲媽祖,也讓北北基的民眾有機會一睹湄洲媽金身風采。
江清秀說,9月22日郭台銘將與廟方人員一起到大陸福建莆田湄洲祖廟,迎接高5尺的媽祖金身及護駕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像來台,湄洲祖廟另會出動198人的儀仗隊隨行。
20年前來台搭飛機,湄洲媽這次改搭船,由湄洲搭包船「海峽號」直航台北港。目前湄洲、台北港並無船班,包船安排過程都靠郭台銘與當地台辦聯繫協調,還包辦至少2000萬元費用促成「首航」。
郭台銘會大手筆資助慈惠宮「有故事」,原來郭父郭齡瑞民國50年代在板橋派出所任職,當時派出所就在慈惠宮旁邊,郭家6口就借住慈惠宮的護龍廂房,直到郭父調任中和才搬走。
慈惠宮後來擴建,一名地理師指點財位正是郭家曾居住的廂房,因此蓋了五路財神殿。據說郭台銘小時候睡覺的地方,就在財神像附近;郭董如今創業發跡,這段往事為人津津樂道。郭台銘相當念舊,每年農曆正月初一都會與家人回到慈惠宮上香祈福。慈惠宮多年前修建,郭台銘也認捐廟前龍柱,龍柱上刻有「信士郭台銘、林淑如、郭守正、郭曉玲敬獻」字樣。

湄洲媽祖23日抵台先到慈惠宮安座,24日移駕板橋第2體育場,與淡水慈祐宮、小基隆福成宮及金包里慈護宮等全台200多家宮廟媽祖等道教神尊會合,依照湄洲媽祖祖廟古禮,由天兵天將及宮女儀隊帶領主祭人員入場上香。

慈惠宮表示,過去湄洲媽祖來台,都在中、南部巡迴及駐駕,這是首度在北北基一帶巡安,屆時媽祖神轎將裝設GPS衛星定位,讓民眾即時掌握媽祖行腳車隊動向。湄洲媽祖9月23日到10月2日駐駕慈惠宮駐,湄洲媽祖晚會29日在板橋第2體育館登場,10月1日上午9點起開放民眾躦轎腳。中南部宮廟10月2日前來接駕,請湄洲媽祖南下台中、嘉義、雲林,10月9日回駕湄洲,結束這趟來台行程。

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雞籠中元祭

鷄籠中元祭總統級遊行被罵翻 林茂賢:真正危機是這個

基隆中元祭重頭戲放水燈遊行14日晚上熱鬧展開,總統蔡英文並首次出席開幕式並參加遊行,可謂「總統級」的中元祭典,但網路社群罵聲連連,全指向女持人楊月娥一直催趕表演團體,害中元祭完全走味。另一名主持人,也是民俗專家林茂賢全看在眼裡,他找出了解方,但也點出鷄籠中元祭內在更嚴重的兩大問題。
林茂賢指出,他從1983年至今幾乎每年都參與鷄籠中元祭,不是為了看熱鬧,而是因爲中元祭悲憫與包容的精神令人感動。各種陣頭「拚陣」競技更是精彩萬分。
咸豐元年(1851)基隆發生漳泉械鬥,造成嚴重死傷,事後為避免再發生族群衝突,先民協議改以「拚陣頭取代打破頭」,由各姓氏宗親輪流主普,超度歷來在基隆因海難、械鬥、戰亂的死難者。
鷄籠中元祭不是慶祝、狂歡的「嘉年華會」,它的核心價值在於,1.促進族群和諧。2.悲天憫人感恩先民。3.發揚慈悲、大愛精神。
今年鷄籠中元祭水燈遊行在網路上引發一些爭議,主要關鍵在於主辧單位基於放水燈的時辰限制,採「行進表演」方式,團隊需邊走邊表演,不能定點停留在觀禮臺,於是一再催促遊行團隊快速通過,造成表演團隊無法定點演出。
其實這是每年都重複發生的問題,宗親會要求遊行要在十點前結束,否則將會耽誤放水燈之時辰、科儀,但表演團隊為參加遊行排練多時卻不能充分展現當然不滿。
建議文化局與宗親會協調是否可讓各宗親之水燈頭與工作人員先行,並先前往望海巷準備放水燈,陣頭、表演團隊則可在觀禮台、廟口、路口設訂幾個定點,進行表演。
第二再將遊行時間提早,讓表團隊充分展現技藝。避免表團隊失望、文化局無奈的窘境。
第三以往各宗親會在「輸人不輸陣」的觀念下,聘請陣頭都是在比人數、比大聲但未必具有藝術性,其實拼陣也能比精彩性、精緻度,未必要比陣頭數量。精彩的表演才能提升水燈遊行的品質。
林茂賢也點出了鷄籠中元祭內在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新世代基隆人對宗親的認同、參與度逐年消褪,當年有智慧的先民以姓氏宗親、血緣關係,化解漳泉、地緣對立,但隨著時間的演變,年輕世代未必認同宗親關係,而宗親會正是鷄籠中元祭的主體,如果宗親失去向心力、凝聚性,將難以延續盛大的中元祭典。
其次基隆的傳統陣頭正急劇消失中,當年先民以「拚陣頭」取代「打破頭」,而基隆曾經是北管西皮、福路械鬪最激烈的地區,也是水燈遊行重要的指標陣頭,今年迎斗燈只見聚樂社一組、得意堂十組,水燈遊行則除了百福聚樂社,其它都是從台北宜蘭外聘。
慈雲社、靈義郡高亢激昂的聲音不見了。基隆在地的台灣獅、高蹺、南管等傳統陣頭也都不見了。如何延續基隆的陣頭薪火,也是基隆人應思考的問題。

傳承166年的2020庚子鷄籠中元祭活動,今晚開跑,首場活動將在今天晚上11點30分於開基老大公廟舉行「開燈夜」儀式。今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祭典科儀將會進行適當人流管制,基隆市文化局請參與民眾記得配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

明天下午2時在開基老大公廟展開的開龕門儀式,文化局長陳靜萍指出,為了防疫,宮廟四周將會進行人流管制,管制進出祭典的宗親會及民眾人數。此外,往年農曆7月14日(國曆9月1日)晚上的放水燈遊行表演,今年因遊行形式變更,調整於8月30日主普壇開燈放彩時段演出。

今年安排「嘻哈中元」的主題演出,由跨年齡、跨音樂及跨族群融合的嘻哈劇團表演,以全新創作來演繹中元祭之族群融合意涵。活動將於6點開始,同時線上也會同步進行直播,晚間7點開燈放彩及施放煙火,主題演出則於7點30分開始進行,現場參與的民眾一樣需配戴口罩。

另外,9月1日放水燈遊行改為「車隊繞境祈福」,不邀請表演隊伍參與、不設觀賞台、觀眾席與不進行市區封街管制。9月17日關龕門則一樣會進行人流管制,市府亦會開放直播供民眾一同線上參與,不出門也能在家觀賞到科儀全程轉播。

陳靜萍表示,今年雖然活動期間需要戴上口罩、保持距離維持防疫,但同時我們依然保持熱情與敬畏的心,科儀不打折,持續傳承超過百年的宗教民俗傳統,邀請大家一起前來基隆,感受傳承166年的無形文化資產魅力。



傳承166年基隆中元祭今晚點燈,明開鬼門老大公廟人流管制。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雞籠中元祭今晚登場,有別於往年市長高站觀禮台「閱兵」,今年基隆市長林右昌首度加入遊行隊伍,帶領輪值主普何藍韓姓宗親一起遊行。
今年特別邀請首位進入太陽劇團的舞者張逸軍,整合在地團體,以舞劇「共願聚香火」,代表著雞籠中元祭賽陣頭代替打破頭的由來,現場擠滿民眾,非常熱鬧。
遊行隊伍由主普何藍韓姓宗親會打頭陣進場,結合雞年主題與八仙過海等民間故事,各團體也精心打扮,有傳統有現代,整個基隆市區熱鬧滾滾。
同時基隆港也放起煙火,現場擠滿爭相一睹盛會民眾,各隊伍結束遊行後,將轉往望海巷放水燈,是中元祭另一波精彩高潮。

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苗栗縣廟境

苗栗縣通霄鎮四庄媽祖有神無廟,今天回鑾中午駐駕值年竹仔林庄頭,家戶依傳統準備飯擔美味澎湃供享用,庄頭為之沸騰,特地到場體驗的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直呼大開眼界。

通霄鎮北勢庄、梅樹腳、圳頭、竹仔林4個庄頭(現今平元、圳頭、梅南里),百餘年前沒有媽祖,地方人士共商,到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請回媽祖共同信仰,4庄1年1輪,擲筊選出爐主在家供奉,早年信徒走路進香,回到庄頭已晚,居民準備食物提供進香團及信眾,後來規模越來越大。

今年輪由竹仔林值年,今天回鑾遶境,中午駐駕庄頭,家戶準備米粉、油飯、菜包、焢肉、筍乾、雞肉、滷蛋,及仙草、飲料等,飯擔綿延100多公尺,大批民眾當街享用,場面饒富古味,一些居民說,4年才輪1次,無條件提供結緣,盡心意維持傳統。柯文哲、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等人都到場,柯文哲沒想到吃飯擔辦到如此熱鬧,讓他大開眼界,四庄媽祖文化協會理事長林建明指出,四庄媽回鑾吃飯擔不僅在地居民參與,越來越多的外來客體驗,傳統及熱情不墜,也是地方特有宗教盛事。

苗栗縣通霄鎮四庄媽今天回鑾遶境,中午駐駕竹仔林庄頭吃飯擔,場面熱鬧滾滾。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通霄鎮四庄媽今天回鑾遶境,中午駐駕竹仔林庄頭吃飯擔,場面熱鬧滾滾。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通霄鎮四庄媽今天回鑾遶境,中午駐駕竹仔林庄頭吃飯擔,場面熱鬧滾滾。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市嘉盛里石母祠歷史超過150年,至今維持依「石母娘點燈牌」信徒登錄順序輪值,「值日生」需負責點燈、上香等工作,點燈牌2天交接1次,最多有30多人輪值。

不過,隨著年老信徒凋零,點燈牌2度刨除重新登錄,牌子愈來愈薄,「值日生」也只剩18人,迄今不變的還是濃厚的人情味與虔誠的心。
71歲信徒徐財貴說,石母娘娘是地方的守護神,信徒輪到點香可說是無上光榮,都會把點燈牌放在神桌上,跟神明、祖先一起拜;現在老人家凋零,年輕人不接了,嘉盛里長徐國樟的母親徐陳美珠10年前又找了8人加入,當時共有27人輪值,陸續有人離世,目前剩18人。
信徒鍾椿煇說,「 石母娘點燈牌」歷史久遠,民國17年因有些信徒凋零或因故無法輪值,有新人加入,因此刨除重新登錄;民國96年再次刨除重新列名,過去木製點燈牌很厚,經過2次刨除都變薄了。
徐財貴說,他的祖父及父母都曾輪值,現在由他接手,北港等遠地進香都去了,何況是為地方的守護神上香點燈,希望這項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能永續傳承。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新北市雙溪區的三忠廟

雙溪區的三忠廟,是台灣唯一一間侍奉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三位文人的廟宇,是雙溪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擁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三忠廟,這幾年更是走向國際化,據說想要考試順利的人,來拜一拜文天祥公,也會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忠廟裡的建築是用樟木來做雕刻,而屋頂上的雕花也經過通天香的薰陶而色澤變得更明亮,廟內兩壁還掛著文天祥的正氣歌與忠孝金匾,藉以策勵世道教化人心,在當時也是連家人教育後代子孫重要的家訓。

三忠廟主委連隆盛表示,三忠廟香火鼎盛,已經在雙溪佇立有150年以上的歷史,廟內除三忠公為主神外,並奉祀三代祖師、天上聖母、關聖帝君、開漳聖王、延平郡王、釋迦牟尼佛、觀音佛祖等神像。這幾年,更是將雙溪三忠廟推廣至廈門,馬來西亞等地,各地三忠廟大會師。

三忠廟代表雙溪居民的一個信仰中心,因此三忠廟不但值得遊客的探訪,據說想要考試順利的人,來這裡拜一拜文天祥公,也會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來試試。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義民祭

一年一度客家的信仰盛事「義民祭」將展開,今年擴大舉辦,新竹縣府結合教育,首創以生動活潑的漫畫,介紹義民祭的由來、祭典流程、相關民俗文物等知識。
這次新竹縣文化局特別在暑假前,發送2萬5千份空白彩繪用紙給國小生,首度舉辦的漫畫彩繪,鼓勵孩童透過創作,認識祭典、義民軍、皇帝賜匾等漫畫元素。
縣長邱鏡淳今天到六家國小看孩子們彩繪的畫作,他表示義民信仰自清乾隆年間流傳至今已229年,桃竹地區15大聯庄輪值籌辦祭典,今年回到起始點六家輪值祭典區,意義重大。
為此,縣府與新埔枋寮義民廟、六家輪值祭典區合作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如路跑、義民之夜晚會等將陸續展開,另也邀請各界協助推出漫畫,「鼓勵學生多認識家鄉文化。」
這本漫畫由前峨眉國小退休校長吳聲淼文字分鏡、前新埔國小退休教務主任余成堯繪圖,明新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范明煥審閱,還有文史工作者黃有福撰文,詳細介紹義民祭各項籌辦細節。
余成堯說,義民祭具嚴肅的歷史背景及完備的祭典科儀,透過簡單、生活化、趣味的漫畫介紹,讓學子對義民祭有初步的認知。
這本漫畫故事如同義民祭小辭典,深入淺出介紹,如「豎燈篙」是農曆7月18日在廟前,用尾帶枝葉的長竹竿掛起七星燈、招魂圈、招魂幡。
文化局局長張宜真表示,首度舉辦的漫畫彩繪活動,分送給縣內國小2到5年級學童。孩子們可利用暑假期間完成屬於作品,開學後以班級為單位,每班最多可報名5份作品,由文化局評審後於義民祭開幕典禮頒發獎狀及獎金。

全國義民祭新竹縣系列活動的挑擔奉飯儀式昨天在北埔鄉慈天宮舉行,鄉民主動準備飯菜,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與縣長楊文科率隊挑擔步行數百公尺,為義民爺奉飯,重現傳統的客家義民文化。

北埔慈天宮前昨天聚集許多民眾,舞龍、舞獅、太鼓隊及客家舞蹈團表演熱鬧滾滾,重現當年義民軍英勇奮起保鄉衛土義魄,范佐銘、楊文科及總爐主姜心源、北埔鄉長莊明增、峨眉鄉長王增忠、寶山鄉長邱坤桶以傳統挑擔儀式前往奉飯。范佐銘說,義民祭是客家鄉親最重要的民俗祭儀,已傳承上百年,更被列為國家重要民俗,看到許多民眾自發性參與,對客家文化傳承很有信心,更歡迎其他族群一同參與。

楊文科說,義民祭相隔15年回到大隘祭典區輪值,範圍包括寶山、北埔、峨眉及新竹市部分地區,挑擔奉飯儀式展現義民祭慈悲普施的精神,民眾將家中供奉的飯菜挑進廟中給義民爺享用,虔誠的心如同敬祀祖先,藉由儀式緬懷客家先民對義民爺的感恩與懷念。縣府文化局長田昭容說,全國義民祭系列活動延續傳統祭典科儀,也著重大隘祭典區教育扎根與客家文化推廣,規畫5大主題,包含老照片徵集活動、客語教室、義民祭專題節目等活動,新埔褒忠義民廟、北埔鄧南光影像紀念館9月5日至11月1日將展出義民祭影像回顧。

新竹縣客家舞蹈團表演旗振風揚義民爺,重現當年義民軍英勇奮起保鄉衛土義魄。記者巫鴻瑋/攝影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清水祖師廟宇

淡水清水祖師相傳曾在1884年清法戰爭時顯靈助戰,獲清光緒帝賜「功資拯濟」匾額。因當時淡水無祖師廟,於是將神像和匾額寄奉在艋舺祖師廟,引發淡水、艋舺爭奪清水祖師神像,還曾打官司鬧上法庭。
清水祖師神像相傳是清朝一名僧人從泉州安溪帶來淡水港化緣,離去時盤纏用盡,獲淡水翁姓仕紳協助,僧人將神像留給翁家,參拜民眾越來越多,相傳清法戰爭時法軍攻打淡水,淡水人請出清水祖師助戰,大勝法軍。
這段傳說讓清水祖師獲清光緒帝賜匾,但當時清水祖師供奉在民宅,依禮制不能接受皇帝賜匾,地方研議後決定將神像和匾額寄奉在艋舺祖師廟,日據時期淡水籌建清水巖祖師廟,廟蓋好了想迎回祖師爺,艋舺人卻認為,祖師爺是淡水人從艋舺請去助陣的,雙方陷入爭執。
淡水、艋舺祖師廟為神像歸屬,日據時期還打官司,後來決定農曆單月將清水祖師供奉在艋舺,雙月供奉在淡水,農曆5月逢淡水清水祖師遶境,4、5月留淡水,6、7月在艋舺,至今持續。


永福岩寺廟位於新北市土城鴻海總部旁,每年農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聖誕,寺廟剛舉辦完祝壽大典,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前往參拜祈福,並致贈廟方「保國生民」匾額,肯定廟方秉持清水祖師造橋便民、施藥濟人精神濟助眾生,同時祈求祖師保佑市民健康平安。

永福岩主任委員廖德一表示,清水祖師是北宋福建泉州安溪高僧,於蓬萊山清水巖修道,圓寂後被安溪人視為地方守護神。土城永福岩早年由地方仕紳發起醵金建廟,獲當地民眾響應、出錢出力,寺廟取名「永福岩」意謂永遠福祐居民之意。

廖德一說,永福岩第1屆管理委員會於民國68年成立後,決議修建寺廟,包含鐘鼓樓、神明龕、金龍池及金亭等,完工後南方九間二進式建築美侖美奐。廟內除主祀清水祖師,並陪祀文昌帝君等神祇,且於文昌帝君前設有一枝超大型「獨占鰲頭」文昌筆,為考生們帶來考運、功名和好兆頭。

另外,每年清水祖師聖誕,皆由本地鄧、陳、林、雜(鄧、陳、林、廖以外)、廖、王等姓氏家族,輪流擔任爐主。姓氏以「鄧首王尾」方式排列,是取「燈首旺尾」的諧音吉祥意。

侯友宜表示,土城永福岩建廟逾百年,主祀清水祖師,是土城區重要信仰中心。廟方平時弘揚宗教民俗、推動公益,並長期贊助土城地區學校活動經費。今年因應疫情,祖師聖誕取消巡香遶境等活動,僅於正日舉辦祝壽法會,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感謝廟方以行動響應市府防疫政策。

民政局長柯慶忠表示,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信仰蓬勃發展,新北市著名的祖師廟宇有土城永福岩、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公及淡水清水巖等,祖師神威顯赫、守護地方,市民可就近參拜祈福。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前往土城永福岩寺廟參拜祈福,並致贈廟方「保國生民」匾額。記者江婉儀/攝影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端節汲取午時水

嘉義縣朴子市安福宮有1口347年龍井,每年端午節都吸引民眾都到此汲取午時水,作避邪淨宅之用。朴子市公所今天舉辦發放午時水活動,現場大排長龍。由嘉縣民政處長陳宏基、朴子市長王如經、副議長陳怡岳上香祈福後汲水,一起體驗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傳統三大節慶,除划龍舟、吃肉粽、家中掛香包、門前插艾草、午時立蛋、取午時水都是傳統習俗。朴子市公所今天舉辦端午節送午時水活動,現場擠滿排隊汲水人潮,許多家長帶小朋友汲取龍首吐出的午時水,並一起立蛋、插艾草、龍舟香包DIY、玩龍舟吹吹樂。
王如經表示,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依習俗這天陽氣最重,午時所取的水就叫午時水,自古即有「午時水去晦氣」,安福宮龍井位廟庭正中央,應屬全國唯一。廟方也提供小瓶裝讓信眾帶回家保平安。
他說,午時水不是直接飲用,民眾可帶回去沐浴,或存放家中作為避邪淨宅之用。據說還有人專程來汲取午時水回去泡茶,表示能強健身體。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台灣有句俗語「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意思是說喝一口午時水,勝過吃三年補藥,台南市中西區五瘟宮今舉辦端午豎蛋、飲午時水驅邪等習俗,即使下著大雨,男女老少踴躍參與,廟前廣場熱鬧滾滾
五瘟宮總幹事林聖霖表示,「開基五瘟宮」奉祀「五瘟大帝」,是掌管瘟疫之神,又稱「五靈公」,專為陽界驅瘟除疫,保境安民,是鄉土保護神,廟方每年端午送「午時水」及「立蛋」活動,是該廟特有的活動,相傳飲用午時水可趨吉避凶,消災解厄,因此吸引許多人前往討水喝,甚至預備容器來裝水。
林聖霖表示,相傳五瘟宮內五尊土塑神像從福建省福州市白龍庵的安寧堂中,迎奉來台祭祀,最初供奉在現址陸軍砲兵學校內之廟宇,日軍占台在當地紮營屯駐時,信徒以挑一擔水替換一尊神像為酬,把五瘟神「贖出」;中正路的五瘟宮是開基宮,並先後分祀出多處,如新化、安南等地,香火興旺。
廟方一早先請來議員陳怡珍、蔡玉鳳等人發送香包,緊接著準備「立蛋活動」,廟方準備了生雞蛋,分送給每名參加的人,端午節當天上午,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在廟埕立蛋,有人連續豎立多顆雞蛋,大人小孩一起蹲在地上努力「扶」蛋,趣味橫生。
午時一到,廟方便由地下井抽出泉水,再燒化符令沉浸水底,讓人求水保平安,民眾相信,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端午節汲取午時水,可以避邪、去晦氣。飲用午時水可趨吉避凶,消災解厄,意外的是今年卻在陽氣最重的午時下著大雨,民眾撐著傘汲取午時水飲用,場面熱鬧。
取端午午時水去穢淨身求平安,台南市善化慶安宮相傳已有300多年的荷蘭井,今天中午重啟將開放民眾取水,吸引2000餘人善男信虔誠參與,廟方還安排端午系列活動,瀰漫濃郁端午氛圍,好不熱鬧。
善化慶安宮端午活動打出口碑,參加的信眾一年比一年多,承襲往年,今年安排有贈送艾草、端午品茶會、吃西瓜比賽、午時立蛋等活動,一大早廟前就吸引滿滿鄉親來排隊,立委陳亭妃、台南市議員林志展、善化區長方澤心等人都出席。
今天中午,廟方開放荷蘭古井取午時水除穢,因今年缺水嚴重,水位明顯下降不少。慶安宮主委張志勝表示,荷蘭井只有在端午佳節才會開放,並請道長先進行傳統開井與祈福儀式,隨後廟方利用抽水馬達將清澈沁涼井水引出,協助民眾裝入各式容器帶回家。
每年都來排隊取水的善化莊先生還帶著女兒一起來參與,同時講解各式端午節習俗意義,上他說,這是最棒的「活教材」,感謝廟方舉辦這樣有意義活動。

台南善化茄拔天后宮將於端午節5月30日(農曆5月5日) 舉辦慶祝端午節關心弱勢活動。茄拔天后宮前有一口350年古蹟 (古井),在去年重新啟用後平日加蓋保護,特於端午節當天正午開放「取午時水」,讓能取到午時水的鄉親保平安。慶祝活動於端午節當天上午10點開始,邀請茄拔國小武術隊及社區土風舞隊表演,將有文化局長、民政局長、耆老貴賓等蒞臨。現場發放五百份艾草,一千粒肉粽,並備有雞蛋讓參與的大小朋友玩立蛋活動,歡迎各界及鄉親前來共襄盛舉。

善化茄拔天后宮立廟於明永曆年間,廟埕有一清代古井與延平郡王鄭成功紀念碑及鄭成功雕像,去年廟方與文化局整建古井完成,修復後的古井結合天后宮、廟埕、老榕樹與嘉南里活動中心,天氣好的下午都有鄉親們聚集於廟埕老榕下,形成在地居民良好的生活環境。

茄拔天后宮主委胡萬來邀請各界,於端午節當天來參加仿造古禮的「取午時水」。除了邀請弱勢團體參加,並安排表演,還準備艾草、粽子、雞蛋、涼水等免費贈送鄉親,市府官員、議員、區長等也會來與民同慶端午節,希望民眾多認識茄拔天后宮文化,未來能將「取午時水」習俗辦得更熱鬧。


農曆5月5日端午節,許多人為了這一天可足足等上一年,就是為了索取「午時水」,屏東縣新園鄉烏龍村就有一口百年古井,今天上午11點就陸續出現許多民眾排隊取水,除了希望祈求平安健康,也成為地方傳統特色。

烏龍百年古井今天上午聚集當地村民,等待開井祭祀過後,午時一到,村民各自帶著水桶、容器排隊取水,相當熱鬧也是地方特色,現場也有村民玩起磁針浮水、立蛋,體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民間習俗。
諺語說「午時洗目睭,明甲那烏鶖」、「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民眾相信在一年中陽氣最盛的端午節汲取午時水,可以避邪、去晦氣,飲用午時水或拿來泡茶,還有強身健體、美容的功效。
村民表示,距今180年前的清道光年間,烏龍地區發生怪病,村民求醫無效,當時先人依照媽祖指示,在興龍村興清路挖井取水,村民飲用、清洗後怪病痊癒,成為生活飲水,古井百年來流水不斷,也增添傳奇色彩。


今天是端午節,傳說今天中午11點15分到下午1點15分時從井中取得的「午時水」,有驅凶避煞的效果。今天中午雖然彰化下起大雨,但社頭鄉清水岩寺的「甘露泉」依舊排起人龍,民眾穿著雨衣提著水桶,排隊等待午時到來,要取得今年整年度使用的午時水。
埔心鄉聖玄會媽宮總幹事陳樹興說,每年端午他們都會來清水岩寺取水,因為一年只有這一天,因此他們一次要取15桶20公升的水,他說:「這非常好用,我們每年都要用十幾桶跑不掉」,員林的曹先生第一次來取水,他聽說午時水對健康有益,「南彰化好像只有這裡有」所以特地來取水,也有民眾一次扛好幾桶回家,說:「可以分送給身邊需要的親朋好友」。

「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每年端午節,全村總動員前往村內靈泉–玉龍泉,取午時水保平安。
永安村的取午時水已有40幾年的民間習俗,當中只有幾次乾旱缺水中斷,每年都吸引許多其他鄉鎮的民眾共襄盛舉,這幾年甚至有遠從彰化的民眾,開著大卡車向村民要水。
不過,今年的規模會稍微縮小,村民表示,午時水是免費贈送,購買水桶需要經費,但今年缺補助款,因此原則上贈送午時水以村民為主。
取「午時水」活動已經成為永安村重要民俗,1973年永安村興建聖安宮時,中壇元帥起駕,手持「七星寶劍」直接帶著信徒前往聖安宮前方坡地,並且開始施法,接著將「七星寶劍直接插入石縫中,泉水開始不斷湧出,村民於是取名「玉龍泉」,每年端午節村民聚集飲取「午時水」。
聖安宮主任委員林俊宏表示,「玉龍泉」地方上稱為「靈泉」,水源來自層層過濾的中央山脈,水質潔淨清澈甘甜,平時民眾也會來此求水,信徒深信此水具有收驚解厄的功效。
民間相傳「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取得的「午時水」放置於陽光照射不到的客廳或神明廳陰涼處,可永久保存,聖安宮還保有一瓶40年前的「午時水」。
台東僅有永安村還保有取「午時水」民間習俗。當地長輩說,過去醫藥不發達,「午時水」被視為「保命水」,大人小孩在大熱天發燒、發熱,取出午時水飲用,可消暑;四肢無力狀況,取午時水加酒及薑片煉煎,塗抹患處;遇小孩腹瀉,取午時水加少許鹽巴煉煎服用;遇犯沖喪喜狀況,取午時水加芙蓉、茉草淨身即可。
端午節

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竹圍仔早期又稱為米粉寮,有口百年古井,相傳是這甘甜古井水讓竹圍仔的米粉好吃,這口古井現在每年只有在端午節正午才會舉辦取水儀式,分送給民眾,鹿港鎮長黃振彥說,民間傳說「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
竹圍仔早期以製作米粉聞名,米粉好吃的秘方原來是用了古井水,但後來因開路古井封了,手工米粉也沒落了,後來當地順天府奉祀的李府王爺一再降旨希望重啟這口井,讓水脈永續,百年古井被重新挖開,仍有甘甜豐沛的水源,於民國99年又重新啟用。
今年鎮代施義成向鎮公所爭取經費,彩繪古井旁圍牆,希望讓米粉寮百年古井故事永流傳,彩繪近日已完成,成為當地地標。
不過因這口古井在路中間,平常並不開放,只有在每年端午節正午由順天府人員舉行取午時水儀式,通常是由信眾在順天府李府王爺神壇前立蛋,如果蛋能直立就表示取水時間到了,取水時間只有10分鐘,取完水古井又蓋上,午時水會分送給民眾。
黃振彥說,古書有「5月5日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的記載,據傳午時水可解毒消暑熱,俗語還說「午時洗目睭(眼睛),金到若烏鶖」,鹿港許多寺廟都還有取午時水的習俗,將午時水放在陰涼處,據說可放多年水質都不會變。
彰化縣埔鹽鄉子社區有口清朝遺留下來的百年古井,常年湧泉不斷、清涼潔淨,是社區幾百口人家生活必需,後來因自來水普及而荒廢。10年前在居民與文史工作者奔走下,百年古井風華重現,進而凝聚鄉親情感,為地方注入活水,社區昨天歡喜舉辦嘉年華會。
彰化縣糖文化產業協會總幹事施瑜銘說,這口糖廍百年古井雖然荒廢已久,卻有著居民的共同回憶。民國95年,社區有了共識,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短短2個月內展開社區營造,依老一輩記憶描繪早年古井的風貌,讓活水重現,讓人們可以一窺在地歷史文化風情。
這口老水井回復風華後,在社區積極經營下,成為老人、兒少等休閒好去處,也是旅外遊子回來,在「古井」邊敘舊的地方,原已十分沉寂的社區,因古井再現帶來活力,古厝、古井的純樸農村風味,成為地方懷舊景點之一。
子社區居民昨天在古井廣場舉辦嘉年華會,歡度古井風華再現10周年,居民踴躍參與,除有竹筒砲迎賓外,還有阿公阿嬤千歲團的表演,他們將埔鹽特產用舞蹈形式表現,跳起搓麻糬舞、麵線舞,既富特色又逗趣,展現出如古井活水般的創意與活力。
社區也邀請縣長魏明谷一起贈送高麗菜給民眾,為菜農促銷。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清末府城三大奇案

台南廟宇多,清末府城三大奇案「摜籃假燒金」、「陳守娘」、「林投姐」都和廟宇有關,慈濟高中公民老師吳宗原今天在「走讀府城」教師研習活動上,以廟廟傳奇、處處驚奇形容台南另種特色。

慈濟高中今天舉辦走讀府城的研習活動,走讀清水寺、銀同祖廟、奎樓書院、油行尾福德爺廟、呂祖廟舊址、永華宮、孔廟節孝祠等,其中油行尾福德爺廟是全台唯一奉祀施琅將軍的廟宇。走訪中讓老師感受地形變化以及認識隱藏在巷弄之下的枋溪,希望老師在往後的教學上,融入台南在地特色。
英文科老師賴慧芳表示,呂祖廟舊址深藏巷弄中,簡直是秘境之旅。而觀光科老師林榆姍對於清末府城三大奇案非常好奇,很想探訪「林投姐」的有關地點,期待下次有更大的收穫。吳宗原說,「摜籃假燒金」和呂祖廟有關,「陳守娘」則與永華宮、孔廟節孝祠有關,另林投祠原位於現今新光三越中山店,但已拆除。
探訪油行尾福德爺廟時,廟方耆老詳細介紹施琅將軍金身及典故,讓老師聽得嘖嘖稱奇。但最令老師可惜的是奎樓書院的現況,這處全臺開基文昌的歷史建築已破舊,極待妥善修復。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嘉義縣鹿草鄉余慈爺公廟

鹿草鄉余慈爺公廟今天舉辦祝壽誕辰,300多團布袋戲及29團歌仔戲排滿小廟周邊2公里道路,預定下午2點30分後開始表演酬神戲,附近居民直言,酬神野台戲一年比一年多,除廟方預定還有許多人自行邀請表演,今年可能突破400團,下午2點半同時開演拼場真的很驚壯觀!
位嘉義縣167線與高鐵高架橋旁的余慈爺公廟,建於民國59年,是附近施姓養鴨兄弟集資建廟,民67年擴建成現今約5坪大宮廟,由施榮樹擔任廟務管理人,每年農曆4月23日舉辦祝壽誕辰,並接受信眾邀請布袋戲、歌仔戲酬神還願,成為地方盛事。
75歲廟公劉樹潭表示,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信眾來余慈爺公廟上香許願,無論功名、健康、財富,只要獲得余慈爺護佑願望應驗,隔年就會在余慈爺聖誕日邀請野臺戲演出表達感謝。
他說,往年有200多團,去年超過370團,但今年僅日前書寫酬神謝戲「千秋牌」,透過廟方登記酬神歌仔戲29團,布袋戲也超過300團,加上未登記自行請戲還願者,總數可能近400團。

2017年5月5日 星期五

北市松山慈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松山慈惠堂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福壽山麓,由現任堂主郭葉子秉持神道設教、濟渡眾生、淨化人心理念一手創建,包括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陳水扁、李登輝、國民黨前黨主席吳敦義、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北市長柯文哲等政治人物,都常赴慈惠堂參拜。

松山慈惠堂創建之前,相傳郭葉子於1968年一次機緣喜結神緣,1969年於自宅開堂設教,創設道場弘揚聖命,主祀瑤池金母聖尊,並由金母扶鸞賜名為「松山慈惠堂」,堂下信眾與日俱增。

1970年遷道場於台北市興安街,同時正式申請加入中華民國道教會,並前往花蓮慈惠總堂請回印令,承傳母命,香火日盛一日。

1979年,金母降旨指示覓建大型的濟世道場,作為十方信眾靈修之地,郭堂主在金母現示之地理,虔誠契子高明賜熱心提示福德街221巷內(即福壽山麓)有一處廣達近4千坪荒地,勘查後發現,正是金母出示之處。

1981年,松山慈惠堂於福壽山麓道場動工,由於工程艱辛龐大,耗用之人力、財力、物力難以估計,集堂主與信眾一心之努力,終能成為北市首屈一指的宏偉道教聖地。

秘書長李瑞彬表示,松山慈惠堂的虔誠信眾遍及全台,還有華僑移民美國後,還來請母娘「分靈」神尊,祈求保佑。

李表示,松山慈惠堂平日多捐贈救護車、消防車,並提供民眾急難救助、定期學生獎助學金等,也已舉辦母娘文化季14年。李說,他之所以會在慈惠堂長期奉獻,除信仰外,就是認同堂主的公益理念,「宗教就是公益的事情,要多做一些」。







惠堂舉辦「母娘文化季」,昨展開保民遶境嘉年華,連兩天遶境信義區。昨天米龍開光點睛儀式,由立法院長蘇嘉全擔任主祭禮官,新北市長朱立倫提早抵達,上香祈福後先離開,兩人未碰面。
朱立倫表示,5月正值母親節,期盼信眾效法母娘慈悲心,孝順父母親。慈惠堂堂主郭葉子致詞時,鼓勵朱立倫「更上層樓」,到中央為民眾服務。
慈惠堂除每年舉辦文化季活動,也熱心公益。朱立倫說,幾乎每年慈惠堂都會捐贈復康巴士給新北市政府,今年更捐出500組消防警報器,減少災害發生。
米龍點睛儀式由蘇嘉全擔任主祭禮官,拜香等儀式,遶境正式展開。母娘聖駕重達1000多公斤,昨從松山慈惠堂起駕,徒步遶境信義區,晚間駐駕興安公園。遶境期間在特定路段,除有陣頭表演、提供信眾軁轎腳,也贈送平安米、麵線及福氣蛋。
另外,即日起至7日還有「祈天護國佑民大法會」、6日舉行「弘揚母愛音樂會暨表揚全國孝悌楷模」等活動。
母愛是柔軟卻又堅韌的力量,其與傳統宗教結合,更是教化人心向善的核心基礎。因此「母娘精神」在傳統民間信仰中,是以最崇高的母性象徵,存在於民心,期望能護國佑民、閤境平安。

祈福大典加持 紀念10週年
松山慈惠堂是台北規模宏大的瑤池金母廟,本著延續傳統、弘揚慈恩的理念,自2008年起整合年度內民俗藝文活動為「台北母娘文化季」。除了辦理祈天護國佑民大法會、保民遶境嘉年華外,還有瑤池金母聖駕出巡為民祈福,更透過弘揚母愛音樂會,表揚孝悌與慈悲楷模。

今年適逢台北母娘文化季10週年,松山慈惠堂特別聯展國際藝術書畫,期待以優美藝術作品安頓與啟發民眾身心;更將在自由廣場舉行為期3天的「道貫乾坤德澤天下─2017松山慈惠堂西王母國際祈福大典」活動,祈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社會康寧、世界和平,透過這些精彩活動,落實母娘的慈悲精神,也展現台北市多元文化的活力。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林園地區廟宇

全台最大規模的海上巡香活動,也被高雄市府登錄為珍貴民俗文化資產、擁有百年傳統的「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即將登場..........................高雄市文化局指出,林園鳳芸宮主祀天上聖母,長期以來與台南安平地區的廟宇之間便有所往來,以海上巡香遶境方式以漁船搭載神轎,組成龐大船隊至台南安平地區(靈濟殿及開台天后宮)會香。....................................海上巡香以四年一科方式舉辦,儼然為林園地區與台南安平地區農曆三月重要的宗教民俗活動之一,形成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 海上巡香方式為台灣地區少見的會香方式,具有地方獨特性。舉辦初期參與漁船約20艘左右,爾後規模逐漸擴大,參與船隻數量已有50艘之多。..................................................... 海巡路線繞行西南沿海,途經林園、中芸、紅毛港、旗津、左營、蚵仔寮、彌陀、永安、茄萣、台南安平等地,沿岸友好宮廟皆燃放煙火迎接,具有跨地域特色,彰顯在地活力與向心力,且為國內目前最大的海上巡香民俗活動,具典範性意義。
高雄市林園區廣應里王公路的「廣應廟」,已有233年歷史,是林園地方鄉親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奉祀的「謝府王公」,據說是晉朝名將謝安。
廟方說,林園人的祖先大多由福建漳州渡海來台,「謝府王公祖仔」是漳州移民來自原鄉的信仰。在乾隆52年,傳說有名唐山客來台路過此地,忘了把掛在樹上的護身符「香火」帶走,夜裡現出靈光,鄉民祈求許願,有求必應,香火漸漸興盛。
到嘉慶年間,信眾募款湊錢改建石頭磚造廟宇,命名為「廣應廟」。廟委會曾將香火帶到大陸考證,證實是從福建龍海市顏厝鎮古縣社的謝太傅廟帶來台的。
廣應廟裡的7頂舊輦轎也有故事。清朝道光年間,信眾辦祈安清醮,想要做7頂輦轎,苦惱找不到合適材料,當時剛好是農曆11月26日謝府王公聖誕,漁民在夜晚突然看到海面光芒四射,開船前往看到一塊直徑4尺、長33尺的大木。
王公祖當晚又託夢給漁民,說木頭是捐給廟方製作輦轎的木材。廟方委託唐山名家雕成7頂輦轎,木料竟然不多不少剛剛好。相傳每年王公聖誕前後10天,烏魚會成群南游「拜壽」,讓漁民發一筆烏金財。
廣應廟內外各有一口井,廟裡的「王公祖龍井」,耆老說應該建廟時就有了,廟宇建築不斷擴大,原本在外頭的井變成在廟裡。廟外也有一口井,井水甘甜,平常有加蓋,需要用的時候才打開。

漁民福建信仰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虎尾廟宇

林姓台商20年前在福建泉州因緣巧合獲得一尊明朝「仁濟天后」媽祖神尊,同意將媽祖法相授予雲林縣虎尾持法媽祖宮雕製神像供奉,廟方還為此特地增建「順濟神殿」,今年這名台商更將典藏的媽祖本尊捐獻給持法媽祖宮,廟方今天舉行秋祭消疫息災大典,迎出金尊媽祖坐鎮祭典,明朝古老神尊首次亮相吸引信徒前往膜拜。

雲林唯一不設金爐且建築典雅的持法媽祖宮,鑑於全球疫情嚴重,為能幫台灣祈福,為蒼生消災,今天舉行秋祭大典,恭請廟方珍藏的明朝媽祖金尊「仁濟天后」順濟娘,臨延賜福,祈求疫情早日平息,海彊肅靜,袪瘟災息,綏靖安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廟方祭祀組長廖育輝說,「仁濟天妃娘」擁有明代雕工特徵,法相莊嚴,頭戴「九龍晉賢冠」,極其獨特罕見,堪稱國寶級精湛工藝,經鑑定確為明代神像,格外珍貴。

廖育輝說,這尊明朝媽祖原為20年前,林姓台商在大陸泉洲經商時,因緣巧合收藏,約10年前持法媽祖指示興建順濟祖庭,並雕塑「仁濟天妃娘」供奉,林姓台商獲知後,認為他所珍藏的明代媽祖,神尊法相很適合,即同意授予法相版權,古物有靈,後來林並進一步將典藏的仁濟天妃娘神尊獻出,作為鎮殿金尊,讓媽祖重光,永駐持法媽祖宮,受萬人朝拜同亨萬年香火。

今天祭典「仁濟媽祖」在嗩吶鑼鼓隊迎奉下,首度步出金殿,移駕到大殿前的鑾轎上,坐鎮賜福,金尊首度亮相信徒無不恭迎朝拜,場面莊嚴隆重,許多信徒更爭相一睹明朝「仁濟媽」的丰采,廟方期待迎出金尊,靈祐台灣早日遠離災疫。






雲林虎尾福安宮糖廠媽2000多名信眾,三天兩夜200公里行腳,從3月9日午夜啟程,徒步跨過濁水溪,今天下午抵鹿港天后宮謁祖進香,5時舉行媽祖暖壽大典割香火儀式,向天上聖母祈福暖壽,明天回鑾虎尾。

建廟50多年的雲林虎尾福安宮,舉辦的天上聖母百里行腳活動,是連續10多年的宗教盛事,盛大進香團陣頭進入鹿港街道,吸引眾多遊客矚目。
虎尾福安宮分靈鹿港天后宮媽祖至虎尾供奉,兩廟情誼深厚,福安宮主委王明崑表示,天上聖母就像是母親,由虎尾走路來到鹿港進香謁祖,真是非常欣喜,感謝天后宮湄洲天上聖母庇佑虎尾信眾,香火隆盛。
天后宮主委張偉東表示,虎尾信眾不畏艱辛跟隨媽祖婆參與百里行腳活動,展現對天上聖母媽祖信仰的虔誠,期待所有媽祖信徒持續將媽祖慈悲心帶到家庭、社會來行善、濟世,使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