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東港迎王



傳承百年的屏東「三大迎王平安祭典」,是具規模與代表性的地方民俗盛會, 其中,參與人數最多、已被列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東港迎王」,將於10月24日率先登場,每科都在東港鎮鎮海公園進行請水儀式及眾所矚目的燒王船祭儀,月前因受海浪沖蝕,陸域沙灘縮小,立委周春米昨天協調第7河川局協助補沙工程,確保重要祭儀用地的完整性。

3年1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是東港鎮和全屏東的大事,今年是正科年,從七角頭職務的抽籤、中軍府安座、建造王船、進表、設置代天府,到恭請王駕(請王)、過火、祀王、參拜敬王、遶境祈福、王船法會、遷船、宴王及送王等程序,每個環節的科儀,都在虔誠隆重下遵循古禮規矩進行,2010年被列入國家重要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今年遇到疫情,廟方決定不延期。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每科都在東港鎮鎮海公園進行請水儀式及壓軸的燒王船祭儀,廟方發現月前因海浪沖蝕、淘沙嚴重,陸域沙灘不足,影響重要科儀活動進行,接獲陳情的周春米,昨天偕同7何局人員到鎮海公園會勘迎王請水沙灘用地的補沙前置準備。

周春米說,迎王祭典的前置準備非常重要,做好準備順利舉行是最重要的目標,不過,近期廟方發現鎮海公園沙灘出現浪淘沙的狀況,但請水當天會有上萬人前來參與,迎王用地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會勘後決議由七河局和東隆宮建立對口,由7河局協助東隆宮施作補沙工程。

周春米說,繼上周協調國防部租借場地作為迎王祭期間停車場用途後,昨天再到鎮海公園,該處是請水和最後一天燒王船的重要場地,因海水沖蝕導致海岸線縮短,恐造成執事人員、信眾可行走的海灘陸域縮短,為求儀式圓滿,特別請7河局協助補沙工程,預定在請水前一周完成。






東港鎮東隆宮黃東港迎王

新科大總理出爐金牌樓。 記者蔣繼平


下一科東港迎王大總理出爐囉!東港千越加油站老闆許振生,前晚在埔仔角轎班委員會舉辦的「大總理」職務遴選中,寫下競標金額399萬9999元,獲選為2018年戊戌正科大總理。
許振生的父親許朝家於2003年就曾擔任過東港迎王大總理職務,母親許洪玉也曾在2008年擔任過東港朝隆宮迎媽祖平安祭典大總理,傳為地方佳話。「希望跟隨父親腳步,為地方盡一分心力!」許振生說,為延續東港迎王文化,將東港迎王精神傳承下去,競標金額也是當年父親標下的金額,特別用9的數字,希望東港迎王長長久久。依東港東隆宮與地方七角頭的慣例,去年乙未正科東港迎王結束後,第三天平安宴選出「埔仔角」擔任下一科代天巡狩大千歲轎班,埔仔角轎班委員會



屏東縣東港東隆宮黃金牌樓是進香團和遊客最愛的「打卡」景點,最近牌樓前搭起鷹架。廟方說,廿年的牌樓日漸斑駁,打算斥資逾兩千萬重貼三百萬張金箔,數月後金光閃閃的牌樓將再現風華。
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清光緒廿年遷址重建,幾經擴建,一九八四年成為如今規模。東港地區傳承百年的三年一科「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就在東隆宮舉行,是國內宗教盛事與觀光慶典,更被列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廟前的黃金牌樓原本是檜木打造,廿二年前,廟方斥資八千萬元,請來老師傅貼上金箔,因工法細膩,耗時三年才完成。陽光照射下,牌樓金碧輝煌,成為東港門面。廟方曾於十一年前,為迎接開基三百周年小修黃金牌樓,今年首次全面重鋪。使用高品質、純度百分之九十八點六的金箔,每張長寬都是一點五公分,預計貼三百萬張。黃金牌樓有一個有趣之處,牌樓正面寫著「風調雨順」,背面是「國泰民安」,有信徒方反映「風字寫錯,少一點」,廟方人員反問:「風少一點不好嗎?」原來廟方希望「少做風颱」才會順啦。

今年3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東隆宮謝絕音響車、辣妹團、電子花車報名。3年前第一次加入這些流行元素,不僅噪音擾人,更和在地迎王文化格格不入,違背尊神敬道的精神,廟方表示,與其到時阻止,不如一開始就禁止報名。今年的東港迎王活動已接受各宮廟團體報名,但廟方特別說明「一律謝絕音響辣妹團、花車報名參加」,代表禁止音響車、鋼管辣妹、電子花車參加遶境活動,也是今年的新規定。東隆宮總幹事吳瑞麟表示,3年前上一科遶境時,首次出現許多音響車、辣妹團,電音放的超大聲,一整天下來,許多民眾都受不了!到了晚上,投訴電話更是接到手軟;電音、辣妹等流行元素,也讓信徒覺得與當地迎王文化格格不入。經過討論,認為「與其當場阻止違規行為,不如謝絕報名參加」,若有違規行為,負責遶境遊行秩序維護的人員將會進行登記,以後不准該團體再度參加。文史工作者陳進成表示,全台兩大迎王祭典素有「北西港、南東港」的聲譽,台南西港慶安宮規定得更嚴格,遶境時只有宋江陣、八家將等傳統陣頭,平安祭典也代表祈求民眾平安跟遶境期間不要發生事端;「西港能,為什麼東港不能?」希望大家共同維護這塊「東港迎王」的百年招牌。

今年東港迎王所使用的王船已經打造好了。 記者蔣繼平/攝影

分享
「大家都愛看啦!但場合有點不恰當。」東港鎮民說,上一次電音太大聲,隊伍中的「王馬」還受到驚嚇,「莊嚴」的氣氛也完全「走調」,不希望傳統被染上汙名,在臉書「東港好厝邊」上也獲得支持。信徒說,車隊集結、排隊行相當費時,影響遶境進度,各團體好像在比「誰家的電音放得比較大聲」;電音、辣妹成為私底下宣傳、提高知名度的工具,跟迎王真的無關,但也有少數人抱怨廟方「管太多」。看問題/維持傳統文化 更勝流行喧鬧【記者蔣繼平】東港迎王祭典儀式,不是一般廟宇的遶境活動,背後具有的歷史意義,及與漁村與海洋文化息息相關,不忽輕忽。東港迎王從清乾隆年間傳承至今,演變成東港特有的迎神廟會活動,自有其歷史意義及文化沿革,上一科嘗試加入新的流行元素,雖然熱鬧,但在地人覺得和傳統祭典格格不入,連廟方也覺不妥。東港迎王早期被居民稱作「請水」,為了祈求平安,由全鎮七角頭共同迎送代天巡狩的五位千歲爺,接著遶境一周,但後來因壓軸送王儀式燒王船受矚目,被誤稱為「王船祭」,原本意義遭誤解、變調,最後經過東港人在民國92年發起正名運動,才正式命名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有了這次經驗,更凸顯迎王祭典保持傳統文化的重要。民俗文化工作陳進成一語道出其中關鍵點。他說,電音、辣妹,全台到處的陣頭表演都有,為了加入這些熱鬧氣氛,傳統文化不應該犧牲,何況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已經被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加入各地流行的電音、辣妹等元素,與傳統迎王祭典無關,讓不了解的人看了恐怕只會喧賓奪主,更失去最重要的傳統文化元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