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宜蘭縣頭城鎮龜山拱蘭宮

宜蘭縣頭城鎮龜山拱蘭宮,從龜山島遷到本島重建已近40年,拱蘭宮集資1千3百萬元,打造1座高9.8公尺的石雕媽祖神像,昨天落成。廟方表示,媽祖神像面向太平洋和龜山島,守護龜山島居民的故鄉及海上作業的漁民。
頭城龜山島在清朝道光年間即有人居住,直到同治年間駐軍,日據時期畫為頭城辦務署管轄,原名椒山村,民國46年改為龜山島,民國64年起,島上居民配合政府政策,集體遷至頭城鎮大溪里的仁澤新村,當時島上的拱蘭宮,隨之在民國67年遷至仁澤新村旁重建。龜山拱蘭宮重建後,仍為龜山島居民的信仰中心。為配合推展海岸漁村景觀意象,發展漁村特色,拱蘭宮去年由居民和信眾集集1千3百萬元,赴大陸福建省訂製花崗岩石雕媽祖神像,高約9.8公尺。拱蘭宮表示,這座媽祖神像是宜蘭縣內最高、最大的媽祖神像。昨天上午,媽祖神像落成,縣長太太林素雲、頭城鎮長曹乾舜及龜山里居民、拱蘭宮幹部、信眾等多人參與典禮。鎮民代表簡英俊表示,這座媽祖神像立於拱蘭宮上方,面太平洋與龜山島遙遙相對,具懷念故鄉與守護漁民的雙重意義。簡英俊說,仁澤社區的龜山島居民早在88年爭取將社區改為「龜山島社區」、恢復龜山里,要讓下一代知道他們來自何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