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南鯤鯓代天府舉辦平安鹽祭,百萬元打造神偶亮相吸睛。 記者周宗禎/攝影
分享交通部觀光局在北門連辦11年的「鯤鯓王平安鹽祭」,今年由南鯤鯓代天府接辦,廟方耗資百萬元、半年手工縫製的5尊王爺神偶與萬善公神偶昨天亮相,展現各府神尊特色,民眾信徒爭相拍照。
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及善爺等6尊神偶逐一出場時,掌聲不斷,每尊神偶顏色造型不同、手持法器各異,Q版設計讓原本嚴肅的諸神頓時變得可愛親民,將在踩街活動時,開放民眾合照。平安鹽祭14日、15日登場,除承續法師祈福等傳統儀式,更有藝陣隆冬鏘、躦轎腳等活動,以及跋杯祈福挑戰賽、創意花燈、好事沿(延)鹽彩鹽祈福、神偶踩街、鹽之燈光秀及鹽祭晚會等多項內容。南鯤鯓代天府總幹事侯賢遜表示,鹽曾是濱海重要產業,南鯤鯓代天府又是台灣王爺總廟、五府千歲信仰中心且是觀光勝地,經一年籌劃結合宗教藝術、鹽業文化、傳統藝陣、特色美食的活動,希望民眾更深刻體驗鹽鄉風土民情及廟宇文化。侯賢遜指出,獨一無二的Q版王爺是最佳活動代言人,廟方還大成本設計製作專屬平安鹽袋、萬善爺招財錢母及月老公牽姻緣鎖匙圈等限量祈福紀念品,民眾參與現場集章即可獲得,另至大會服務台打卡上傳相片,可獲贈羅天大醮特製福袋一個。
根據「臺灣宗教百景」網頁指出,南鯤鯓代天府的牌樓,屬亞洲地區最大「五門式木作大牌樓」,全部使用實木接榫建造,12根大木柱取自台灣已禁砍伐的一整棵千年紅檜木,直徑約81公分、高14公尺,建於1983年,矗立該處42年,因這次颱風「丹娜絲」侵襲倒塌。這次風災,南鯤鯓代天府除「五門式木作大牌樓」倒塌,部分廟體也有出現毀損情形,周邊還積淹水、停電,仍待抽水並搶修復電。
台南市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表示,丹娜絲颱風造成「南鯤鯓代天府」前的牌樓倒塌,除廟體損毀,周邊還有積淹水及停電,先以電力搶修為主,後續將視情況,由廟方處理善後。
台南市北門區號稱亞洲地區最大「五門式木作大牌樓」因颱風倒塌。(圖/翻攝畫面)
▲台南市北門區號稱亞洲地區最大「五門式木作大牌樓」因颱風倒塌。(圖/翻攝畫面)
回顧南鯤鯓代天府建廟歷史,主祀代天巡狩李、池、吳、朱、范千歲,俗稱五府千歲或鯤鯓王,同時也是台灣歷史最久的五府千歲,於1662年明朝永曆16年改建為廟,曾被南鯤鯓沙汕被淹沒,歷經多次重建,1983年訂為「國定古蹟」,於2012年新建凌霄寶殿落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